首页> 中文学位 >会计诚信契约:理论构架与实现路径研究
【6h】

会计诚信契约:理论构架与实现路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导论

第二章企业内部的契约冲突与协调

第三章会计诚信的本质解读

第四章会计诚信契约安排的理论构架

第五章信任理论与会计诚信决定

第六章基于制度的会计诚信与制度完善

第七章基于契约的会计诚信与契约安排的重构

第八章基于信誉的会计诚信与履约资本培育

研究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资本市场会计诚信缺失,会计信息质量低下的顽疾已经引起学者和相关部门 长久的关注和探索,但就目前现状而言,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会计失 信仍是一个远未能解决的难题。现有对会计失信问题的研究,学者多从外部会计 制度、内部公司治理层面对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和对策进行分析,没有能够建立 一个对会计诚信分析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框架,这种局限性不可避免使分析停留在 事物表面而缺乏对其本质问题的深层把握。因此无论是对业已十分严重的会计失 信的实践治理还是对于该方面的理论发展,都是有待继续深入的。本文在企业契 约理论的广义视野里,把会计诚信视为企业要素所有者之间签订的一份契约,会计信息质量问题就变成了会计诚信契约的有效履行问题,由此揭示出一个研究会计诚信问题的全新理论视角。本文运用契约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思路,演绎出会计诚信契约存在于企业内部的基本缘由,构筑出会计诚信契约的基本理论体系框架,理论联系实际分析了会计诚信契约的实现问题。文章的基本内容与研究结构 沿着如下逻辑思路展开。 企业是一组契约关系的联结,企业内部契约安排按其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要 素使用权交易契约和会计契约两部分,要素使用权交易契约规定企业内部生产要素的组织结构和企业所有权安排方式,并最终决定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分享状态,会计契约则决定企业剩余的计量方式。现实中的契约都是不完全的,要素使用权交易契约的不完全性主要表现在企业经营者对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分享,会计契约的不完全性表现在经营者拥有剩余的会计规则制定权。经营者既享有剩余索取权又控制剩余计量的会计执行权,企业其他契约主体必定会担心自己在企业中的契约利益会因会计契约的不完全而受到损害,从而影响其签定企业契约的积极性,而在现实中各方参与企业组织时,并没有人会对会计契约的不完全性而对其利益的可能损害给与足够的关注,这一理论与实际中的矛盾称之为“不完全契约的企业签约悖论”。 对这一理论与现实相互矛盾的企业签约悖论解读,引出了本文关于会计诚信 契约的基本理论框架。会计诚信契约是由企业物质要素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签订 的关于会计执行的一份隐含契约。正是会计诚信弥补了不完全显性会计契约的天 然缺陷,才大大提高了企业契约交易的效率。现实中由于会计信息失真而损害契 约方利益的现象,关键在于会计诚信契约的履约障碍所造成。 会计诚信契约的签约主体是企业经营者和其他物质要素所有者,签约客体为 会计规则的执行过程及结果的客观公正,签约目标包括会计目标和企业目标两个方面,契约双方“期望——默认”框架下的心里博弈过程就是会计诚信契约的签约过程。会计诚信契约模型可以分为逆向选择模型和道德风险模型两种,根据会计诚信契约主体双方的参与特征可以利用委托——代理模型为会计诚信契约建立标准的分析框架。 从制度特征分析,会计诚信是一项非正式的制度安排,从契约理论考察,它是一份隐含契约。同时,会计诚信与会计执行主体的个人信誉和企业信誉相关,其实质就是信任问题。按信任来源分类,会计诚信可以分为基于制度的会计诚信、基于契约的会计诚信和基于信誉的会计诚信三种。制度特征、契约状况和信誉资本共同决定会计诚信水平,这是本文对会计诚信决定的基本逻辑结论。最后通过对此三种履约机制的研究,详细论述了企业外部制度安排、企业内部契约设计与契约主体私人履约资本对会计诚信契约履行的作用机理,并指出如何通过完善三种机制来提高会计诚信契约的履约水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