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哮喘大鼠8—异前列腺素F水平变化及干预效果的实验研究
【6h】

哮喘大鼠8—异前列腺素F水平变化及干预效果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语简表

声明

第一章前言

第二章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方法

第三章结果

第四章讨论

第五章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8-异前列腺素F2α与支气管哮喘

致 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目的: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多由儿童期起病,发病率高,迄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大量研究显示:氧化应激损伤与哮喘慢性气道炎症密切相关,而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是近年来过氧化损伤程度指标研究的热点。本实验通过复制大鼠哮喘模型,以8-iso-PGF2α作为主要监测指标,探讨氧化应激、过氧化损伤对哮喘气道炎症的影响及其评价哮喘病情轻重程度的意义;以及抗氧化治疗与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各项指标及病理改变的趋势,为临床防治支气管哮喘新途径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取50只4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五组:对照组(Control)10只以生理盐水代替卵清蛋白(OVA)溶液致敏激发;余40只分别为模型(Model)组、普米克令舒(BUD)组、N-乙酰半胱氨酸(NAC)组、普米克令舒+N-乙酰半胱氨酸(BUD+NAC)组,每组10只,均于第1天腹腔注射10%OVA溶液(含OVA100mg、氢氧化铝100mg及灭活百日咳杆菌苗5×109个作为免疫佐剂)首次致敏。14天后模型组用2%OVA溶液泵雾化激发7天,复制大鼠哮喘动物模型;三组干预组,分别予以BUD、NAC和BUD+NAC干预处理及2%OVA溶液泵雾化激发7天。于末次干预24小时内麻醉处死大鼠,取各组动物血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及肺组织,分别测定BALF中细胞总数和嗜酸性粒细胞(EOS)百分比,结合肺组织病理学检测分析气道炎症变化情况,ELISA法测定血浆、BALF上清液中8-iso-PGF2α含量及BALF上清液中IL-5的含量,并分析8-iso-PGF2α与IL-5及BALF中炎性细胞数量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模型组大鼠出现类似于哮喘病人的过敏反应症状,肺组织病理切片显示气道周围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管腔狭窄,气道上皮细胞脱落,粘液分泌明显增加,BALF液中细胞总数、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细胞比例以及血浆、BALF液中8-iso-PGF2a含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各干预组大鼠激发后过敏症状、肺组织切片气道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均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改善,伴有BALF中细胞总数减少和8-iso-PGF2a及IL-5含量不同程度的下降,且以BUD+NAC组各项指标改善最为显著。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组BALF液和血浆中8-iso-PGF2a含量变化趋势基本相同,P<0.05;BALF液中8-iso-PGF2a含量和炎性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细胞百分比(EOS%)具有高度相关的正相关性,P<0.01。 结论:致敏激发大鼠哮喘发作时,血浆、BALF中8-iso-PGF2a含量均明显增加。给予布地奈德或/和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后,各干预组BALF中8-iso-PGF2a含量和炎性细胞数、嗜酸性细胞百分比均较模型组显著下降,且与二者呈正相关,说明8-iso-PGF2a能够较好的反映哮喘气道炎症的轻重程度,故而可以用以评价哮喘的治疗效果。布地奈德控制哮喘气道的炎症反应,可能与阻断炎症反应的氧化损伤有关。N-乙酰半胱氨酸直接作用于支气管哮喘的氧化损伤,可以迅速改善哮喘症状,与布地奈德合用可起到协同治疗作用,可望帮助改善预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