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青年毛泽东的“新民”思想与实践
【6h】

论青年毛泽东的“新民”思想与实践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第一章青年毛泽东“新民”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

1.1青年毛泽东“新民”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1.1.1辛亥革命后建设新国家需要新国民的理想诉求

1.1.2辛亥革命后的复古思潮和社会道德败坏的现实矛盾

1.1.3新文化运动文化启蒙的影响

1.2青年毛泽东“新民”思想形成的思想来源

1.2.1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

1.2.2中国近代启蒙思潮的影响

1.2.3西方伦理思想的影响

1.3青年毛泽东“新民”思想形成的主观条件

1.3.1毛泽东的教育经历

1.3.2毛泽东的个性特征

第二章青年毛泽东“新民”思想的主要内容

2.1“新民”的必要性:对“国民之愚”和“民智污塞”的揭露

2.2“新民”的目的:“以改造人心风俗为宗旨”

2.3“新民”的指导思想:“求大本大源”

2.4“新民”的理想模式:“三达德”和“德、智、体”

2.5“新民”的方法和途径:修身、求友、教育、实践

第三章青年毛泽东的“新民”实践及其特点

3.1青年毛泽东的“新民”实践

3.1.1创办工人夜学

3.1.2宣传和推动体育锻炼

3.1.3成立新民学会

3.1.4组织赴法勤工俭学

3.1.5推崇“新村”主义

3.2青年毛泽东“新民”实践活动的特点

3.2.1形式的多样性

3.2.2对象的广泛性

第四章对青年毛泽东“新民”思想的评价

4.1青年毛泽东“新民”思想的意义

4.1.1“新民”思想是毛泽东立志改造中国和世界的重要体现

4.1.2“新民”思想是毛泽东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之一

4.1.3“新民”思想是毛泽东道德建设思想的历史和逻辑起点

4.2青年毛泽东“新民”思想的局限性

4.2.1鲜明的道德主义倾向

4.2.2“圣人”救世的英雄史观

4.3青年毛泽东“新民”思想的当代意义

4.3.1有利于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和把握毛泽东思想体系

4.3.2为加强国民素质教育、构筑和谐社会提供理论指导和精神动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从1910年秋走出韶山到1921年筹备建党期间,是毛泽东的思想急剧变化的时期,也是他伦理思想和政治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他对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在吸收和借鉴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近代启蒙思想和西方伦理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欲动天下者,当动天下之心”,“改造哲学,改造伦理学,根本上变换全国之思想”的“新民”思想。这一思想是以他的“大本大源”理论为基础,以“变化民质”、“改造人心风俗”为目的,并以重视教育、组织团体、修身储能、求友共进等为具体的方式。为达到通过造新民改造社会的目的,他又提出了以“三达德”为主要内容的国民素质理想模式。 青年毛泽东“新民”思想既具有当年那个时代潮流的共性,又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并在“五四”后逐渐演化成其政治主张,成为纵贯其思想发展的一根主线。了解青年毛泽东的“新民”思想,有利于深入学习和把握毛泽东思想体系。同时,青年毛泽东德、智、体“三育并重”的主张,对于加强国民素质教育,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