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脉冲电磁场在大鼠骨骼肌急性挫伤早期治疗中的应用
【6h】

脉冲电磁场在大鼠骨骼肌急性挫伤早期治疗中的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文缩写词表

声明

第一章前言

第二章材料与方法

2.1实验材料

2.2大鼠骨骼肌急性挫伤模型的建立

2.3实验方法及标本采集

2.4观测指标

2.5统计分析

第三章结果

3.1行为学观察

3.2标本肉眼观察

3.3机械痛阈变化

3.4组织学观察

3.5免疫荧光组织化学研究

第四章讨论

第五章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成肌调节因子在急性骨骼肌损伤中的作用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果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改良的“重物自由落体打击法”建立大鼠骨骼肌急性挫伤模型,观察脉冲电磁场对骨骼肌急性挫伤后大鼠机械痛阈及MyoD表达的影响,并探讨脉冲电磁场在大鼠骨骼肌急性挫伤早期治疗中的应用。 方法:将42只大鼠随机等分为3组:治疗组、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每组14只。治疗组和对照组均采用改良的“重物自由落体打击法”,选取大鼠左后肢小腿三头肌,建立骨骼肌急性挫伤模型。建模成功后,治疗组即刻予以PEMFs干预,对照组不做处理。空白对照组不造模也不进行PEMFs干预。每组再按照不同时间点(12h和18h)处死大鼠分为T12和T18亚组,每亚组7只。对各组大鼠的行为学及组织学情况进行观察。各组分别在造模前2d及处死前进行机械痛阈测定,并在规定时间处死大鼠,取小腿三头肌进行HE染色观察,并利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MyoD表达并测其的荧光强度。 结果: 1.ASMC后左后肢PWMT值:治疗组及对照组T12和T18均低于基础痛阈(T0)(P<0.01);且治疗组T18高于T12(P<0.01);治疗组T12、对照组T12和T18均低于空白对照组的相应时点(P<0.01);且T18时,治疗组高于对照组。 2.HE染色示:治疗组的T12和T18胞浆淡染、胞核多形态改变均轻于同时点对照组,但都较空白对照组严重;治疗组的T12和T18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强于同时点的其他两组,对照组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强于同时点空白对照组。 3.MyoD平均荧光强度:ASMC后,在治疗组及对照组中,T18均高于T12(P<0.01),且两组在各时点的表达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T18时,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 结论: 1.通过HE染色观察,本实验的急性挫伤模型的病理表现与实际损伤的病理表现基本一致,表明改良的“重物自由落体打击法”建立大鼠ASMC成功; 2.ASMC后立即予以PEMFs干预,18h时痛阈开始上调,高于本组12h的水平,且明显高于同时点的对照组,说明早期应用PEMFs可以提高大鼠ASMC后18h的机械痛阈; 3.ASMC后18h时,治疗组的MyoD表达量比对照组增加,表明早期应用PEMFs可以使大鼠ASMC后18h的MyoD表达量增加; 4.ASMC后立即予以PEMFs干预,18h时痛阈的提高及MyoD表达量的增加,说明早期应用脉冲电磁场对大鼠骨骼肌急性挫伤具有治疗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