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速度矢量显像定量评估冠心病心肌节段收缩功能的研究
【6h】

速度矢量显像定量评估冠心病心肌节段收缩功能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缩略词

声明

第一章前言

第二章资料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3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结果

3.1对照组心肌各节段收缩期应变、应变率峰值及其达峰时间的比较

3.2冠脉造影受检者左室心肌各节段组分组的比较

3.3各组节段收缩期应变、应变率峰值及达峰时间的比较

3.4缺血心肌、梗塞心肌的应变及应变率临界值临床价值的比较

3.5 VVI技术测量的可靠性分析

第四章讨论

4.1运动矢量显像技术研究左心功能的可行性

4.2速度矢量显像技术评价冠心病左室心肌收缩功能

4.3速度矢量显像技术评价冠心病心肌同步化运动

4.4应变及应交率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

4.5本研究的局限性

第五章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冠心病的超声检查技术的研究进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冠心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或心肌坏死(心肌梗塞)的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在超声心动图上表现为局部心肌节段性运动减弱,二维超声心动图与多普勒组织成像诊断冠心病简便、无创伤,但是受周围室壁运动牵拉、心脏整体运动及角度的影响,仍不能准确估测节段性运动异常,而新近发展的VVI(velocity vector imaging,VVI)基于斑点示踪技术,克服了上述缺点,能及时、准确地判断心肌节段心功能的变化。 目的:应用速度矢量显像(velocity vector imaging,WI)检测冠心病患者节段收缩功能改变及非同步化运动,并与正常人左室心肌比较观察其变化特点;探讨应用VVI技术评价左室心肌长轴节段收缩功能的临床价值。 对象及方法:2006~2008年90例主述为胸痛行冠脉造影的我院心内科住院患者,其中完全符合急性透壁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的患者30例,符合心肌缺血诊断标准的患者30例,冠状动脉狭窄<50%的患者30例,根据冠脉造影并参考心电图,左室心肌分为四组:梗死节段组186个节段(冠脉管腔狭窄90%-100%)、缺血节段组309个节段(冠脉管腔狭窄51-89%)、非缺血节段组366个节段(冠脉管腔狭窄<50%)和正常节段组446个节段(冠脉管腔未见狭窄)。按性别、年龄、心率与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相匹配的正常人30例,对照组448个节段。所有受检者均无心律失常,凡既往有先天性心脏病、瓣膜性心脏病、心肌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代谢性疾病,结缔组织疾病,营养不良者,有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者,有酗酒和毒物接触史者排除在外。声学采集动态图像,获得以上五组心肌16节段长轴收缩期应变峰值(Smax)、应变率峰值(Srmax)及应变达峰时间(PTs)、应变率达峰时间(PTsr)进行分析。 结果;对照组中左室应交与应变率分布均衡,16节段闻两两比较,无显著差异,16节段应变与应变率达峰时间两两比较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组相比,缺斑节段和梗死节段Smax和SRmax不同程度减低,缺血节段组VS对照组:(-13.08±4.25)VS(-21.00±3.07)%,(-0.76±0.35)VS(-1.30±0.36)s-1;梗死节段组VS对照组:(-5.65±3.20)VS(-21.00±3.07)%,(-0.33±0.21)VS(-1.30±0.36)s-1,差异分别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达峰时闻较对照组明显延长,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梗死节段Smax和SRmax较缺血节段明显减低,(-5.65±3.20)VS(-13.08±4.25)%,(-0.33±0.21)VS(-0.76±0.35)s-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或极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但两者达峰时间无显著差异;缺血节段Smax的临界值为-14.08%,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8%、77%,SRmax的临界值为-0.83 s-1,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2%、80%;梗死节段Smax的临界值为-6.65%,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72%,SRmax的临界值为-0.38 s-1,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9%,77%。 结论:冠心病患者缺血心肌、梗死心肌收缩功能较对照组不同程度减退,梗死心肌收缩功能较缺血心肌显著减退。冠心病缺血心肌、梗死心肌非同步化运动,反映了缺血心肌、梗死心肌收缩后缩短特性。缺血心肌、梗死心肌临界值的敏感性与特异性较为满意,期望为以后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VVI技术能够定量分析及评价心肌长轴各节段收缩功能及非同步化运动,有望成为无创定量评价心肌节段收缩功能的新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