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VEGF、AR在HIFU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前后的表达及意义
【6h】

VEGF、AR在HIFU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前后的表达及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词表

声明

第一章前言

第二章材料与方法

2.1材料

2.1.1研究对象

2.1.2实验材料

2.2研究方法

2.2.1收集一般临床资料

2.2.2标本采集

2.2.3实验方法与步骤

2.3统计分析方法

第三章结果

3.1临床疗效评估

3.2 HIFU治疗NNEDV前、后的病理变化

3.3 HIFU治疗NNDEV前、后VEGF蛋白的表达差异

3.4 HIFU治疗NNDEV前、后AR蛋白的表达差异

附图

第四章讨论

4.1 HIFU治疗NNEDV前、后的病理变化

4.2 VEGF的结构与功能

4.3 HIFU治疗NNEDV前、后VEGF的表达及意义

4.4AR的结构与功能

4.5 HIFU治疗NNEDV前、后AR的表达及意义

第五章结论

第六章参考文献

第七章综述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诊治进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及参与课题

展开▼

摘要

目的:检测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NNEDV)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雄激素受体(AR)表达的差异,探讨HIFU治疗NNDEV的作用机制。 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IHC)检测HIFU治疗NNDEV前、后组织中VEGF、AR蛋白的表达差异;光镜下比较病理学转归情况。 结果: 1.VEGF的表达:免疫组化结果显示,VEGF在病变组织表达高于正常组织(P<0.01);治疗后1月表达最高,与治疗前、治疗后3月、正常组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均P<0.01);治疗后3月表达高于正常组织(P<0.05);治疗后3月表达稍低于治疗前,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病理类型之间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 2. AR的表达: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R在病变及正常组织中均呈阴性或弱阳性表达,治疗后3月表达高于治疗前、治疗后1月及正常组织(P<0.01),但在病变与正常组织,病变组织内不同病理类型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1月与治疗前、正常组织比较亦无差异(P>0.05); 3. HIFU治疗后的病理学转归:治疗前表皮呈不同程度的增生或萎缩并伴过度角化,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微血管数减少或未见。治疗后1~3个月后病变皮肤组织结构逐渐恢复正常层次,细胞排列整齐,浸润的炎症细胞减少,微血管增多。 结论: 1.HIFU治疗后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组织逐渐恢复正常,提示HIFU可有效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 2.HIFU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后皮肤基底层AR表达的增加,可能是HIFU治疗该病变的机制之一。 3.HIFU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后,短期内VEGF增加,后期反馈性使VEGF表达下降,提示HIFU通过超声的生物学效应影响VEGF蛋白的表达,可能是HIFU治疗该病变的主要机制之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