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220例高血压前期者动脉硬度及左室质量改变
【6h】

220例高血压前期者动脉硬度及左室质量改变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词表

声明

第一章前言

第二章研究对象与方法

第三章结果

第四章讨论

第五章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高血压前期的亚临床病变及干预措施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目的:评估高血压前期大动脉硬度及心脏结构变化,探讨相关动脉硬度检测指标在反映高血压前期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价值。 方法:筛选2007年8月~2008年9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病史调查、体格检查以及血生化检查。以血压水平分组,符合入选标准者进行动脉硬度、颈动脉及心脏超声检测。采用日本科林VP-1000动脉硬化测定仪测定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和踝臂指数(ABI);超声观察颈总动脉内一中膜厚度(IMT);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心室壁厚度与重量相关参数。共入选结果资料完整的有效样本量1454例,按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血脂水平进行分层配对,随机抽取高血压前期、高血压以及正常血压各220例。比较各检测指标在高血压前期组的变化情况,分析血压水平与BaPWV、ABI、颈动脉IMT的相关性。 结果: 1.BaPWV在高血压前期、高血压及正常血压组分别为(1390±171)cm/s、(1651±299)cm/s和(1308±145)cm/s,三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高血压前期组较正常血压组升高(P<0.01),较高血压组低(P<0.01)。ABI分别为1.115±0.060、1.132±0.067和1.114±0.061,三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高血压前期组与正常血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较高血压组低(P<0.01)。 2.CCA-IM在高血压前期、高血压及正常血压组分别为(0.731±0.104)mm、(0.779±0.162)mm和(0.725±0.102)mm,三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高血压前期组与正常血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较高血压组低(P<0.01)。高血压前期IMT增厚率(41.8%)与正常血压组(39.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较高血压组(55.4%)低(P<0.01)。 3.高血压前期组与正常血压组相比,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及相对室壁厚度(RWT)均增大(P<0.05),左室质量(LVM)及左室质量指数(LVMI)均升高(P<0.05),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及主动脉根部内径(AO)在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相关动脉硬度检测指标与血压水平的简单相关性分析显示:BaPWV、ABI、CCA-IMT与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及平均动脉压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 5.BaPWV与CCA-IMT呈正相关(r=0.271,P<0.01),校正血压因素后相关性仍存在(r=0.156,P<0.01),回归方程BaPWV=1041.83+549.15×IMT。ABI与CCA-IMT呈正相关(r=0.166,P<0.01),校正血压因素后相关性仍存在(r=0.136,P<0.01),回归方程ABI=1.059+0.082×IMT。 结论: 1.高血压前期BaPWV显著增高,提示存在早期动脉硬度改变。 2.高血压前期较正常对照组的左心室壁厚度及重量增加。 3.BaPWV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提示BaPWV可作为评估高血压前期动脉硬度有效且简便易行的指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