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大学科学教育的人文目标
【6h】

论大学科学教育的人文目标

代理获取

摘要

本文对大学科学教育的人文目标进行了探讨。大学科学教育的目标体系由科学目标和人文目标组成。科学目标是浅层目标,展现的是“人力”的增长;人文目标是深层目标,体现的是“人性”的发展。二者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共同完成塑造整全人的教育使命。而科学目标本身是一个体系,包括三大基本目标:科学知识目标、科学方法目标、科学精神目标。人文目标渗透在科学目标各子目标中。从这三项目标考察我国目前的大学科学教育,实际存在人文目标缺失的状况:科学知识目标有事实传授,无人文价值传递;科学方法目标承载技术训练、缺少心智养成;科学精神目标只求真,不扬善、不尚美。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在于目标定位的科学主义和价值取向的功利主义。复归人文目标是大学科学教育的应然追求。一方面,人文目标是科学教育目标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与科学目标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另一方面,人文目标是大学科学教育目标体系中更为本质的追求,理由有三:它体现了科学教育培养人的质的规定;科学教育具有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科学目标的限度需要来自人文的指引。只有人文性的追求明确成为教育目标时,才能使大学科学教育走上科学与人文相生相促的良性发展的道路。培养有理性的善人是大学科学教育的人文目标。不过,这种人文目标的确立是以科学目标为前提的,科学理性是行善的能力保证、科学良知是行善的内在驱动力,人文目标是理性与善的统一。只有坚持知、情、行的一致、加强科学教育载体的人文性负载与挖掘、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教育结果评价多元价值取向才能更好地实现人文目标。明确人文目标既是当前我国大学科学教育的需要,也是对教育目标人文化国际潮流的顺应。国际上新的教育目标层次的设定、“科学素养”传达出的强烈的人文讯息、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提出“科学的人道主义”口号等等,都表明科学教育目标体系中人文面的日益彰显。现代大学对科技人才培养观念的更新也为人文目标的设立和明确化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