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MICA基因修饰的口腔鳞癌细胞疫苗诱导抗肿瘤免疫应签的实验研究
【6h】

MICA基因修饰的口腔鳞癌细胞疫苗诱导抗肿瘤免疫应签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MHC-Ⅰ类链相关基因A修饰的口腔鳞癌细胞疫苗对免疫重建荷瘤SCID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诱导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的有效性,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
   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静脉血淋巴细胞(hu-PBL),腹腔注射至已用环磷酰胺抑制骨髓造血功能的SCID鼠,建立人免疫功能重建Hu-PBL/SCID动物模型,人IgG 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鼠外周血清中人IgG含量以评价重建效果。
   60Co放射源致死剂量照射转染pEGFP-N1-MICA真核表达质粒并稳定过表达MICA的Tb-pEGFP-N1-MICA细胞,并以转染空白质粒的Tb-pEGFP-N1细胞及未转染的Tca8113-Tb细胞作为对照,制备灭活肿瘤细胞疫苗,分别腹腔注射接种免疫功能重建Hu-PBL/SCID鼠,共3次。2周后皮下接种Tca8113-Tb细胞,观察成瘤情况,测量肿瘤体积及重量,计算抑瘤率。
   取SCID鼠外周血及脾脏,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和脾细胞表面NKG2D的表达,LDH释放法检测PBMC和脾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
   采用SPSS16.0软件包两独立样本t检测或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SCID鼠腹腔注射hu-PBL免疫重建1周后,其外周血清中即能检测到人IgG,且在5周内随时间的延长而升高。
   2.接种灭活肿瘤细胞疫苗的Hu-PBL/SCID鼠皮下注射肿瘤细胞后均能顺利成瘤,成瘤率100%。但Tb-pEGFP-N1-MICA疫苗组与Tca8113-Tb和Tb-pEGFP-N1疫苗组比较,移植瘤体积与重量均明显较少(P<0.05),抑瘤率为63.26%。
   3.流式细胞术及LDH释放法检测结果显示Tb-pEGFP-N1-MICA疫苗组Hu-PBL/SCID鼠PBMC和脾细胞表面NKG2D的表达及杀伤活性均显著高于Tca8113-Tb和Tb-pEGFP-N1疫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SCID鼠腹腔注射细胞密度为2.5×108/mL的Hu-PBL0.2mL后,其外周血清中可持续检测到人IgG,并随时间延长而增高,表明成功建立了免疫功能重建的hu-PBL/SCID动物模型。
   2.MICA基因修饰的口腔鳞癌细胞疫苗能诱导机体更为强烈的抗肿瘤免疫应答能力,对移植瘤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上调了免疫效应细胞NKG2D的表达,从而促进对肿瘤靶细胞的杀伤。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