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家庭暴力法律防范机制研究
【6h】

家庭暴力法律防范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0.1 选题的缘由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3 研究意义和目的

0.4 研究的方法和内容

第一章 家庭暴力的概念与构成

1.1 家庭暴力的概念与特征

1.1.1 家庭暴力的概念

1.1.2 家庭暴力的特征

1.2 家庭暴力的构成

1.2.1 家庭暴力的主体是家庭成员

1.2.2 家庭暴力的实施者主观上须为故意

1.2.3 家庭暴力的行为方式是作为

1.2.4 家庭暴力行为的后果具有伤害性

第二章 我国家庭暴力的产生原因与危害

2.1 我国家庭暴力的产生原因

2.1.1 历史原因

2.1.2 经济原因

2.1.3 家庭原因

2.1.4 法制方面的原因

2.2 我国家庭暴力的危害

2.2.1 对个人的危害

2.2.2 对家庭的危害

2.2.3 对社会的危害

第三章 国外对家庭暴力的法律防范与启示

3.1 美国家庭暴力的法律防范和启示

3.1.1 美国对家庭暴力的立法及法律防范

3.1.2 美国防范家庭暴力立法及实践给我国的启示

3.2 日本家庭暴力的法律防范及启示

3.2.1 日本对家庭暴力的立法及法律规范

3.2.2 日本法律防范家庭立法和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第四章 健全家庭暴力法律防范机制的对策

4.1 目前我国加强法律防范家暴暴力机制存在的问题

4.1.1 公众法律意识较淡薄

4.1.2 我国防范家庭暴力立法较为松散且可操作性差

4.1.3 执法和法律援助力度不强

4.2 加强针对家庭暴力的立法与相应制度建设

4,2.1 制定全国性的防治家庭暴力法

4.2.2 设立民事保护令制度

4.2.3 设立非常法定财产制度

4.2.4 设立公安机关和医院协助采集证据制度

4.3 强化防治家庭暴力的执行力

4.3.1 设立处理家庭暴力的专门机构

4.3.2 发挥司法调解作用

4.3.3 发挥公检法在防治家庭暴力的独特作用

4.3.4 设立不作为执法机关的责任追究体制

4.3.5 设立家庭暴力受害人的社会救助机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并表现出身份特定性、时间持续性、后果严重性和手段多样性的特征。在我国,家庭暴力的产生有历史原因、经济原因、家庭关系原因,以及法制方面的缺失原因等。家庭暴力不仅直接对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构成严重伤害和威胁,而且还会破坏家庭的稳定和安宁,与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背道而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防范家庭暴力的立法与实践。重新审视我国防范家庭暴力的立法状况和法律责任,并找出我国防范家庭暴力的法律缺失和存在的问题,进而构建我国防范家庭暴力的机制,是目前一个重要的任务。构建我国家庭暴力的防范机制,就必须在完善我国针对防范家庭暴力的原有法律法规基础上有所突破,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和威慑力。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立法与实践经验,在立法方面尽快制定全国性的反家庭暴力法,设立民事保护令制度与非常法定财产制度,加强对家庭暴力的司法干涉,设立处理家庭暴力的专门机构,强化司法调解作用的发挥,并设立家庭暴力受害人的社会救助机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