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来曲唑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中P450arom及COX-2表达的影响
【6h】

来曲唑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中P450arom及COX-2表达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缩略词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动物

2.2 实验器械与仪器

2.2.1 建立EM大鼠模型的器械与仪器

2.2.2 免疫组化SP法的器械与仪器

2.2.3 RT-PCR的器械与仪器

2.3 实验药品与试剂

2.3.1 建立EM大鼠模型的药品与试剂

2.3.2 免疫组化SP法的主要试剂

2.3.3 RT-PCR法的主要试剂

2.4 主要溶剂的配置

2.5 实验方法

2.5.1 建立EM大鼠模型

2.5.2 动物分组及药物处理

2.5.3 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组异位内膜中P450arom及COX-2蛋白的表达

2.5.4 RT-PCR法检测两组异位内膜中P450arom及COX-2mRNA的表达

2.5.5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实验结果

3.1 实验动物一般情况

3.2 EM大鼠治疗前后异位病灶的变化

3.2.1 异位病灶体积与外观形态变化

3.2.2 异位内膜病理组织学变化

3.3 两组异位内膜中P450arom和COX-2蛋白的表达

3.4 两组异位内膜中P450arom和COX-2mRNA的表达

3.5 P450arom和COX-2在EM中的相关性

第四章 附图

第五章 讨论

5.1 动物模型的选择与建立

5.2 来曲唑对EM大鼠模型中P450arom表达的影响

5.3 来曲唑对EM大鼠模型中COX-2表达的影响

5.4 P450arom与COX-2在EM大鼠模型发病过程中的相关性

5.5 来曲唑对EM大鼠模型的疗效及作用机制

5.6 展望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展开▼

摘要

目的: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予以来曲唑治疗,评估其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1.在相同饲养条件下,选择有连续2个动情周期的SpragueDawley(SD)大鼠---雌性、健康、未孕,共40只,于动情期对大鼠行自体子宫内膜手术移植,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
   2.建模4周后开腹,观察移植内膜生长情况,初步判断模型成功与否。将模型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治疗组(n=15)予以来曲唑0.26mg·kg-1·d-1灌胃,对照组(n=15)予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游标卡尺测定两组异位病灶体积。
   3.来曲唑治疗3周后,再次于动情期开腹比较治疗前后异位病灶的体积、外观形态改变。对异位病灶行病理组织学观察,进一步证实模型成功。观察治疗前后异位病灶的病理组织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从蛋白水平、RT-PCR从mRNA水平分别检测两组异位病灶中P450arom和COX-2的表达。
   结果:1.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造模成功率为75%。
   2.来曲唑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异位病灶体积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体积较治疗前明显缩小,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体积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
   3.来曲唑治疗组病理组织学观察异位病灶组织见腺体萎缩,数量减少,间质细胞排列疏松,间质内血管减少。生理盐水对照组腺体数量较多,腺腔扩大,间质紧密,间质内血管丰富。
   4.来曲唑治疗后,异位病灶组织中P450arom和COX-2两者在蛋白及mRNA水平的表达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法证明P450arom和COX-2成正性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P450arom和COX-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的异位内膜中高表达,成正性相关,协同促进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
   2.来曲唑通过有效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中P450arom的表达,减少雌激素合成,降低COX-2的产生,直接抑制异位病灶生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