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介入诊疗诱发碘对比剂肾病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预后的研究
【6h】

介入诊疗诱发碘对比剂肾病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预后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CIN的诊断标准

2.4 概念说明

2.5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213例介入诊疗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实验室参数

3.2 CIN的发生率与诊断标准、时间的关系

3.3 CIN的危险因素分析

3.4 CIN组与非CIN组造影前后肾功能参数变化

3.5 血清CysC和Scr在CIN诊断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的比较

3.6 介入诊疗患者住院期间及造影后3个月主要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3.7 不同标准诊断的CIN的发生率和造影后3个月病死率的比较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背景:
   目前国际上主要采用欧洲泌尿放射学会(ESUR)和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制定的标准来评价对比剂肾病(CIN),但究竟哪种标准更适合临床,缺乏前瞻性研究。在早期预测CIN方面,血清胱抑素C(CysC)是否优于血清肌酐(Scr)尚有争议。
   目的:
   应用血清CysC标准和Scr标准评价住院患者行介入诊疗操作后CIN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预后;比较血清CysC和Scr在CIN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方法:
   选择2011年4月—10月在湘雅二医院血管介入病区行血管造影或(和)介入治疗且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213例。分别应用血清CysC标准和Scr标准对入选病例进行评价。
   结果:
   1.CIN的发生率为4.2%~24.4%
   2.慢性肾脏病、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脱水、低蛋白血症是CI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3.ESUR标准ROC曲线比较发现造影后48h Scr与血清CysC的曲线下面积无明显差异(0.790 vs0.715,p=0.178); KDIGO标准ROC曲线比较发现造影后48h Scr水平比CysC水平有更好的曲线下面积(0.972 vs0.856,p=0.006)。
   4.ESUR和KDIGO标准诊断的CIN组死亡率均分别高于非CIN组(p<0.05),但是血清CysC标准诊断的CIN组死亡率与非CIN组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CIN的发生率与诊断标准的选择有关;血清CysC标准对介入诊疗患者CIN的诊断并不优于血清肌酐标准;对于介入诊疗患者,采用ESUR标准作为CIN的诊断标准可能更适合临床;慢性肾脏病、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脱水、低蛋白血症是介入诊断和治疗患者CI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CIN是介入诊疗患者造影后3个月内死亡相关的原因之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