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氟保护漆和窝沟封闭联合应用防止继发龋的体外实验模型研究
【6h】

氟保护漆和窝沟封闭联合应用防止继发龋的体外实验模型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
  1.在体外建立以致龋微生物为基础的窝沟封闭后体外实验龋模型,以便科学地评价窝沟封闭防龋效果。
  2.采用窝沟封闭体外实验龋模型,研究分析窝沟封闭前加涂氟保护漆对窝沟封闭后继发类龋损发生和发展的影响,探讨两者联合应用防龋效果。
  3.采集不同窝沟封闭方式开窗区相同面积的菌斑成分并进行菌落培养,探讨细菌粘附数量与微渗漏程度的关系。
  方法:
  1.选择因正畸拔除的无龋上前磨牙30颗,随机分为三组:GⅠ、窝沟封闭剂组;GⅡ、自然唾液污染组;GⅢ、人工唾液污染组,3组样本经热循环处理后,将窝沟封闭边缘1mm处定为开窗区,其余涂布指甲油,消毒灭菌后,连续交替悬吊变形、远缘链球菌轻唾高糖培养液中进行致龋实验,然后用CLSM观测荧光染料进入封闭剂下龋损最大深度,荧光面积,总荧光量,平均荧光量。
  2.选择无龋上前磨牙60颗随机分为6组:GA、氟保护漆组;GB、窝沟封闭剂组;GC、氟保护漆+窝沟封闭剂组;GD、氟保护漆+唾液污染组;GE、窝沟封闭剂组+唾液污染组;GF、氟保护漆+窝沟封闭剂组+唾液污染组,经体外致龋实验后,用CLSM观测6组标本窝沟封闭剂下龋损最大深度,荧光面积,总荧光量,平均荧光量。
  3.各组标本经体外致龋实验后,采集6组标本(分组同2)开窗区面积为2×1mm2的菌斑样物质进行细菌培养,每组进行菌落平板计数。
  4.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对实验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检验水准α=0.05。
  结果:
  1.标本窝沟封闭剂周围开窗区肉眼均可见明显的白垩状改变的脱矿区。在CLSM下,三组标本牙合面釉质龋损均延续至封闭剂下,形成继发类龋损;唾液污染组(GⅡ、GⅢ)封闭剂下龋损最大深度,荧光面积,总荧光量,平均荧光量均高于GⅠ非唾液污染窝沟封闭剂组(分别为33.38±2.37、22.69±2.80、3.69±0.60、79.59±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Ⅱ自然唾液污染组与GⅢ人工唾液污组龋损最大深度(95.59±6.79,96.71±6.67),荧光面积(79.86±15.98,84.32±13.90),总荧光量(13.31±0.12,14.24±0.89),平均荧光量(96.26±5.30,98.67±5.52)无显著性差异(P>0.05)。
  2.唾液污染组(GD、GE、GF)继发龋损最大深度,荧光面积,总荧光量,平均荧光量4种参数高于非唾液污染组(GA、GB、G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B窝沟封闭剂组(4种参数分别为33.59±2.10、30.77±4.92、4.00±0.57、81.71±6.34)与GA氟保护漆组(4种参数分别为33.38±2.37、28.09±6.03、3.70±0.39、79.60±7.42)、GF氟保护漆+窝沟封闭剂+唾液污染组(分别为32.06±2.43、22.48±2.58、3.79±0.28、78.94±7.28)各参数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所产生的封闭剂下继发类龋损脱矿程度相似;GD氟保护漆+唾液污染组(分别为95.67±3.81、79.76±11.65、13.73±1.00、97.03±5.36)与GE窝沟封闭剂+唾液污染组(分别为95.59±6.79、79.86±15.98、13.31±1.12、96.26±5.30)四种参数无显著差异(P>0.05); GC氟保护漆+窝沟封闭剂组各参数(分别为13.86±2.13,9.64±1.90,1.95±0.26,70.04±5.92)均低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唾液污染组粘附细菌菌落数(GD.5.08±0.18、GE.6.09±0.16、GF.4.12±0.23)明显高于非唾液污染组(GA.4.08±0.16、GB.5.02±0.22、GC.2.06±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窝沟封闭剂+唾液污染组粘附细菌菌落(GE.6.09±0.16)数量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氟保护漆+窝沟封闭剂组数细菌菌落数量(GC.2.06±0.16)低于其它5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氟保护漆组(GA.4.08±0.16)、氟保护漆+窝沟封闭剂+唾液污染组(GF.4.12±0.23)细菌菌落数量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这二组对细菌的粘附作用相似。
  结论:
  1.模拟口腔致龋坏境,窝沟封闭继发类龋损体外实验模型可用于科学的评价龋病发生发展及其防治研究。
  2.涂布窝沟封闭剂前加涂氟保护漆可以抑制窝沟封闭后继发类龋损的形成,提高窝沟封闭防龋作用。
  3.唾液污染可加重微渗漏的发生发展,空窗区细菌粘附数量与窝沟封闭边缘微渗漏程度存在正相关关联。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