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第18次全国干扰素及细胞因子学术会议
第18次全国干扰素及细胞因子学术会议

第18次全国干扰素及细胞因子学术会议

  • 召开年:2013
  • 召开地:呼和浩特
  • 出版时间: 2013-08

主办单位:中国微生物学会

会议文集:第18次全国干扰素及细胞因子学术会议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当病原体入侵宿主细胞时,由宿主细胞胚系基因编码的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 PRR)能够识别被称为病原体相关模式分子(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s)的病原微生物保守组分.作为微生物侵染过程中重要的分子开关,模式识别受体在启动快速应答的固有免疫反应以及随后的适应性免疫反应的过程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是研究较多的模式识别受体家族之一.到目前为止,已经鉴定出在哺乳动物Toll样受体家族含有13个成员.通过RNAi筛选的方法,发现SENP6是TLR信号通路中一个新颖的负调控分子。内源SENP6的敲低可以显著增强TLR介导的NF-κB调控的促炎症基因的表达:回转抗RNA干扰的rSENP6可以恢复这种效应;与此一致的是,在LPS刺激下,小鼠体内敲低SENP6的表达使其产生更多的促炎症因子,加速了内毒素休克导致的小鼠死亡。进一步的研究发现,TLR信号转导过程中关键激酶复合物IKK复合物中的调节亚基NEMO能够被SUMO-2/3共价修饰并且这一修饰发生在NEMO第277位赖氨酸残基上。SUMO化修饰打断了去泛素化酶CYLD与NEMO的结合,最终使得IKK的活性增强。值得注意的是,SENP6选择性地与被SUMO修饰的NEMO相互作用,而与NEMO并无相互作用,并且SENP6可以去除NEMO上共价偶联的SUMO分子从而逆转这一过程。研究首次表明了SENP家族成员在抑制TLR信号和炎症中的关键作用。
  • 摘要: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可引起人类急、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病毒,大量研究表明HBV具备拮抗肝细胞内I型干扰素系统的策略,并可能与其建立和维持慢性感染有关,然而干扰素-alpha(IFN-α)是被FDA最早批准的用于治疗肝炎的抗病毒药物,临床治疗乙型肝炎的应答率为30-40%,提示IFN-α可能通过借助肝脏微环境中其他非肝细胞的力量抑制肝细胞中HBV的复制。本研究发现了IFN-α抗病毒一种新的机制,即通过外体介导抗病毒分子在细胞之间传递从而发挥抗病毒作用。由于存在于外体中的抗病毒分子是多种多样的,这使得病毒难以演变出对其每一种分子都逃逸的机制,故IFN-α通过外体传递多种抗病毒分子有可能被开发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和其它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新型药物。
  • 摘要:目的:用人肿瘤生长抑制因子(mING4)及人白介素24(IL-24)基因构建的腺病毒双基因共表达载体(Ad-ING4-IL-24),并设单基因Ad-ING4和Ad-IL-24单基因对照,研究其对MG-63人骨肉瘤细胞体内外抑癌增效作用.方法:首先将本科室已构建成功的Ad-ING4-IL-24、Ad-ING4及Ad-IL-24腺病毒感染QBI-293A细胞,经多轮扩增后获得高滴度的病毒子,测病毒效价后分别以100MOI剂量感染MG-63细胞,用荧光显微镜、RT-PCR法检测ING-4及IL-24在MG-63细胞中的转录和表达;MTT法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ING-4及IL-24基因的表达对MG-63细胞的生长抑制和凋亡效应;荧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MG-63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半定量RT-PCR法检测ING4及IL-24基因的表达对MG-63细胞中的bcl-2、bax、Caspase3、P21、VEGF等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建立裸鼠人骨肉瘤移植瘤模型,用Ad-ING4、Ad-IL-24、Ad-ING4-IL-24单、双基因重组腺病毒进行瘤体内注射治疗,治疗后0、2、4、6、8、10天分别进行瘤体长、短径测量和计算体积,观察肿瘤生长变化,15天后处死裸鼠,摘除瘤体,称瘤重,计算抑瘤率和金氏q值.并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P21、P27、Cox-2、Fas、Bcl-2、Bax、Caspase-3、VEGF、CD34等与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及肿瘤血管形成相关因子的表达,初步研究Ad-ING4-IL-24基因对MG-63裸鼠人骨肉瘤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结果:获得了高滴度的重组腺病毒Ad-ING4-IL-24、Ad-ING4、Ad-IL-24和Ad-GFP;治疗后MG-63细胞中ING-4及IL-24双基因的表达对MG-63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可诱导细胞凋亡,出现典型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ING-4及IL-24基因表达可通过上调细胞中Bax、Caspase3、P21和下调Bcl-2、VEGF基因表达诱导细胞凋亡.在100MOI时,Ad-ING4-IL-24对MG-63人骨肉瘤细胞抑制作用比对Ad-ING4和Ad-IL-24抑制效果更为显著.成功构建裸鼠人骨肉瘤移植瘤模型,Ad-ING4、Ad-IL-24、Ad-ING4-IL-24单、双基因重组腺病毒对MG-63裸鼠人骨肉瘤移植瘤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与Ad空载体腺病毒组和PBS组比较呈显著性差异(P<0.01);Ad-ING4-IL-24双基因重组腺病毒对裸鼠人骨肉瘤移植瘤的体内抗肿瘤效应明显优于Ad-ING4、Ad-IL-24单基因重组腺病毒(P<0.01).治疗2周后,裸鼠处死,取瘤体标本称重,Ad-ING4、Ad-IL-24、Ad-ING4-IL-24单、双基因重组腺病毒治疗组瘤重分别为0.51 g、0.60g、0.30g,与Ad组(1.20g)和PBS组(1.24g)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PBS组和Ad相比,Ad-ING4、Ad-IL-24、Ad-ING4-IL-24单、双基因重组腺病毒能明显上调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相关因子P21,Cox-2,Fas,Bax和Caspase-3的表达和下调Bcl-2的表达,并下调肿瘤血管形成相关的因子VEGF和CD34的表达;且Ad-ING4-IL-24较Ad-ING4和Ad-IL-24单基因重组腺病毒组呈现明显的增效效应.结论:腺病毒介导的ING4或/和IL-24基因可明显抑制MG-63人骨肉瘤细胞的生长,诱导其凋亡,对裸鼠人骨肉瘤移植瘤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效应,且Ad-ING4-IL-24双基因比Ad-ING4和Ad-IL-24单基因的抑制效果更为显著.该现象可能是通过改变bcl-2、bax、Caspase3、P21、VEGF基因表达水平来发挥抗肿瘤作用的.
  • 摘要:目的:构建人白介素IL-17F(hIL-17F)的腺病毒载体,获得hIL-17F重组腺病毒子,为hIL-17F进行抑制血管形成和抑瘤效应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pUCm-T/hIL-17F重组质粒为模板PCR扩增hIL-17F,酶切连接到带有GFP标记的pAdTrack-CMV质粒上,PmeI线性化重组质粒pAdTrack-CMV-hIL-17F,与腺病毒质粒pAdeasy-1共转化BJ5183细菌,获得重组腺病毒载体pAdeasy-1-pTrack-CMV-hIL-17F经PacI线性化后转染QBI-293A细胞,收获腺病毒重组病毒子(Ad-hIL-17F),用RT-PCR和间接免疫荧光法鉴定人IL-17F基因表达.MTT法检测对ECV304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ELISA法检测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生成素(Ang-1)基因在293A细胞、ECV304细胞中因子的表达水平;实时定量RT-PCR检测Ad-hIL-17F对293A细胞中人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转录的影响.结果:测序显示hIL-17F序列正确,RT-PCR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到了IL-17F基因的表达.Ad-hIL-17F能显著抑制ECV304细胞的生长,抑制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生成素(Ang-1)基因在293A细胞、ECV304细胞中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和获得了hIL-17F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hIL-17F),Ad-hIL-17F可通过下调VEGF和Ang-1的分泌而抑制血管形成.
  • 摘要:目的:研究腺病毒介导的IL-24和OSM双基因共表达对CNE-2Z细胞的抑癌放疗增敏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实验分为:PBS组、Ad-GFP(空病毒)组、Ad-IL24-OSM、放疗及Ad-IL24-OSM加放疗组(联合组).以50MOI各重组腺病毒分别感染CNE-2Z细胞,RT-PCR法检测IL-24和OSM目的基因在CNE-2Z细胞中的表达,Western blot法鉴定IL-24和OSM基因在CNE-2Z细胞中的蛋白表达;MTT法检测各重组腺病毒对CNE-2Z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经Annexin-V-PE/7-AAD染色后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率变化;RT-PCR检测CNE-2Z细胞中P21、P27、Bcl-2、Survivin等因子的表达.采用CNE-2Z细胞株建立人鼻咽癌裸鼠模型,然后按上述各组进行瘤体内局部注射用药和/或放疗干预,动态测量肿瘤体积,并计算瘤重抑瘤率和Q值;免疫组化检测P53、P21、Bax、Bcl-2、Caspase-3、Cox-2基因的表达.结果:OSM和IL24基因在CNE-2Z细胞中能够有效表达;Ad-IL24-OSM+放疗组对CNE-2Z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优于放疗组、Ad-IL24-OSM组(P<0.01),呈现抑癌增效相加作用(Q=1.01);Ad-IL24-OSM+放疗组对CNE-2Z细胞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放疗组、Ad-IL24-OSM组(P<0.01);Ad-IL24-OSM+放疗组可明显上调P21、P27的表达,下调Bcl-2、Survivin等因子的表达.体内联合组能显著抑制肿瘤生长,瘤重抑瘤率达78.34%,具放疗增敏协同效应(Q=1.01).免疫组化结果示联合组能明显上调P53、P21、Bax、Caspase-3的基因表达,和下调Bcl-2、Cox-2基因的表达.结论:Ad-IL24-OSM+放疗对CNE-2Z细胞均具有抑癌增效作用,其分子机制可能与上调P21、P27、P53等促凋亡因子的表达,下调Bcl-2、Survivin、Cox-2等凋亡抑制因子的表达有关.
  • 摘要:本文对人白细胞介素-24抗肿瘤基因重组药物和腺病毒基因治疗载体;ING4腺病毒载体(Ad-ING4)肿瘤基因治疗;其它肿瘤基因治疗腺病毒载体;双基因表达腺病毒肿瘤基因治疗载体等四个项目进行了简要探讨,介绍了药效机制,产业化发展前景,发表论文情况等。
  • 摘要:目的:研究瞬时干扰RMP(RPB5-mediating protein)对60Coγ射线诱导的肝癌细胞形态和凋亡的影响,探讨RMP的抗辐射抗凋亡效应及机制。方法:设计并合成RMPsiRNA及相应的对照序列,脂质体介导转染肝癌细胞,以6Gy剂量的射线照射细胞,RT-PCR检浏RMP siRNA对RMP mRNA的抑制效果,筛选最佳干扰序列;光镜下观察RMP干扰对细胞形态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RMP干扰对细胞凋亡的影响,RT-PCR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p21,survivin的表达。结果:2#RMP siRNA为最佳干扰序列,其RMP mRNA表达抑制率为(43.58±2.46)%;RMP干扰后肝癌细胞对60Coγ射线抵杭能力减弱,凋亡增多,促凋亡基因bax表达上调,凋亡抑制基因bcl-2,p21,survivin表达下调。结论:RMP在60Coγ射线诱导的肝癌细胞损伤和凋亡过程中具有抗辐射和抗凋亡的作用;RMP干扰后细胞凋亡增多,可能通过bax上调和bcl-2,p21,survivin下调实现。
  • 摘要:目的:建立人血清中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肤(PⅢNP)的定量微孔板化学发光酶免疫检测方法.方法: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PⅢNP单抗,选用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检测,优化各类反应液的工作浓度和各种反应条件,建立双抗体夹心的检测方法;同时评价所建立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线性范围、稳定性等性能指标;并应用临床血清与进口试剂进行比对实验.结果:所建立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8~85ng/mL,灵敏度0.5ng/mL,批内、批间变异均小于10%.检测PⅢNP的临床高、中、低值血清回收率分别为96.2%、91.2%和101.1%;在4℃和37℃条件下分别进行了3d、5d、7d的稳定性考察,线性相关系数均>0.99,标准偏差<6%;比对实验分析显示与进口试剂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成功建立了定量PⅢNP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方法,并且有较好的准确性、灵敏度、重复性,与进口试剂检测结果等效.
  •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的甲胎蛋白异质体L3(AFP-L3)水平与肝癌分期和癌灶大小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162例原发性肝癌(PHC)患者的血清,分别进行总甲胎蛋白(AFP)和AFP-L3的纯化和检测,并计算AFP-L3的百分含量后与患者的癌灶大小和肝癌分期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PHC患者血清AFP-L3百分含量与癌灶大小呈正相关(r=0.332,P=0.009),与肝癌分级不相关(r=0.121,P=0.189).结论:AFP-L3的测定对于判断癌灶的大小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摘要:尽管空肠弯曲菌感染给人类造成了严重的健康负担及经济负担,然而,目前国内对该病原菌的检测及其相关致病机制与宿主免疫反应方面的研究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而西南地区更是无任何单位开展相关的检测及致病性监测系统,导致许多未明原因的腹泻患者得不到合理的治疗,进一步引发了抗生素滥用及耐药性不断增加的问题,因此,在医院首次开展相关方面的检测及其毒力因子表达与婴幼儿免疫系统相关的研究将为该病原菌的合理治疗及预防提供流行病学资料及进一步研究的理论基础。
  • 摘要:研究肾小球内皮细胞对汉滩病毒感染的固有免疫应答,为进一步阐明汉坦病毒的致病机制奠定基础.肾小球内皮细胞上高表达致病性汉坦病毒受体αvβ3整合素,汉滩病毒可以感染肾小球内皮细胞,并在其中诱导了Ⅰ型干扰素应答,而且该应答可能是通过TLR3,RIG-Ⅰ和MDAS介导IRF7入核导致下游应答。
  • 摘要:目的:明确锂制剂调控IFN-β产生及机体抗病毒免疫反应的机制。rn 方法:ELISA及RT-PCR检测LiCl,KCl及SB216763对LPS, poly(I:C)刺激及SeV感染介导的IFN-β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LiCl,KCl及SB216763对LPS刺激及SeV感染介导的IRF3磷酸化的影响。报告基因分析检测LiCl,KCl及SB216763对TRIF,RIG-I,TBK1及IRF3介导的IFN-β及IRF3活化的影响。TBK1激酶活性检测LiCl,KCl及SB216763对TBK1活性的影响。空斑形成实验检测LiCl,KCl及SB216763对VSV复制的影响。rn 结果:LiCl剂量依赖性地抑制了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LPS,poly(I:C)及SeV介导的IFN-β表达,而KCl没有明显影响,SB216763则增强了IFN-β表达。LiCl明显抑制LPS及SeV介导的IRF3磷酸化和TRIF,RIG-I及TBK1介导的IRF3报告基因活化,而KCl和SB216763则没有明显影响。报告基因分析发现LiCl明显抑制了TRIF,RIG-I、TBK1及IKK-ε介导的IFN-β活化,而对IRF3介导的IFN-β活化没有影响。LiCl抑制TBK1激酶活性,而KCl和SB216763则没有明显影响。LiCl促进了VSV复制,而而KCl和SB216763则没有明显影响。rn 结论:氯化锂可通过GSK3β非依赖的方式抑制TBK1激酶活性,并负向调控TLR3/4和RIG-I介导的IFN-β表达,抑制机体抗病毒免疫反应。
  • 摘要:探讨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的肝组织病理学、肝内主要胶原免疫组化检测及测量分析,以及超微电镜下观察,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特点与规律.慢性肝炎患者,肝内IV-C免疫组化检测和肝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对照研究显示,肝内IV-C检测,能较好地反映慢性肝炎患者肝内纤维化发生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及其严重程度,并为血清IV-C的检测提供了重要的病理学的证据。肝组织超微病理学的研究表明,慢性肝炎患者肝内纤维化病理改变发生早,则只要肝内有轻微炎性病理改变存在,肝纤维化的病理改变则己同步发生和存在,提示临床要高度重视肝纤维化的早诊、早防与早治。通过对慢性肝炎肝组织病理、超微病理及肝内IV-C胶原免疫组化检测的同步研究,为临床阐明慢性肝炎发展为肝硬化为何逐渐出现肝功能异常、肝衰竭及门脉高压症等一系列病理生理学的改变,提供了重要的病理学的证据。结果亦提示,对慢性肝炎患者,一定要高度重视肝纤维化的防治,以阻止慢性肝炎免于发展为肝硬化,或使己不同程度肝硬化的病人,其肝内纤维化的病理改变能得到根本性的逆转。
  • 摘要:上世纪90年代发现适配体,是一种短RNA,可折叠为三维结构,并可与不同的非核酸靶物质特异性地结合.在随机合成的单链寡核苷酸库中,通过与靶分子不断地重复孵育,分离,PCR或RT-PCR扩增,可得到一定量的适配体,即SELEX技术.许多科学家通过该方法陆续发现许多种适配体,它们可与离子、小分子代谢产物、蛋白质、糖环、脂质甚至整个细胞相结合.适配体具有高度选择结合物质的能力,有潜力成为纳米生物技术中的优质工具,可与抗体相比肩。适配体应用在检验方面,可以满足高敏感性,及时性,低成本,高特异性,可重复性,无副反应等各项要求。适配体在治疗方面应用广泛,既可用来抑制靶分子,也可作为受体激动剂。
  • 摘要:机体感染结核杆菌后,可诱导产生一系列的细胞因子反应,在感染进展到疾病的过程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目前,通常认为脾脏CD4 Th1型细胞分泌IFN-γ在抗感染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最近的研究认识到,这种作用不一定与抗感染呈正相关.由于原发感染的主要靶器官是肺脏,尚不清楚肺部细胞因子的表达与抗结核杆菌感染的关系.明确抗感染保护性的机制,对于研究抗结核杆菌感染的干预措施和疫苗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不同分枝杆菌致敏小鼠,诱导了显著不同的肺部细胞因子表达。卡介苗组和土地分枝杆菌刺激了肺部IFN-γ和TNF-α高水平表达;所有组IL-4表达均下降;土地和耻垢分枝杆菌诱导了肺部TGF-β和IL-10高水平表达,以及脾脏细胞分泌Ag85A特异的IFN-γ;除了草分枝杆菌,所有分枝杆菌致敏均提供了不同程度的抗结核杆菌感染的保护性。卡介苗初免-cD685A DNA疫苗增强、rBCG::685A或卡介苗免疫的C57BL/6小鼠,肺部全部测量的细胞因子均增加,但IFN-γ和IL-10在各组间没有差异;卡介苗初免-pcD685A DNA疫苗增强组诱导了肺部TNF-α和iNOS的高表达,以及脾脏细胞分泌抗原特异的IFN-γ,并提供抗结核杆菌感染的显著保护性。
  • 摘要:ANGPTL1基因是ANGPTLs(血管生成素相关蛋白)家族的一个成员,它对血管发生、内皮细胞的保护及胚胎器官发生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为探究血管生成素相关蛋白1(ANGPTL1)在肿瘤转移进程中的作用机制,从人肝cDNA文库中经PCR扩增出ANGPLT1基因及其C端FD domain,经纯化、回收目的片段,将其插入克隆载体pcDNA3.1/His-Myc(-)B,构建ANGPTL1的过表达载体,转染肿瘤细胞,筛选阳性克隆,通过细胞划痕实验,粘附实验检测ANGPTL1对肿瘤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进而通过pull down,CoIP结合质谱技术,以及激光共聚焦发现并验证ANGPTL1相互作用蛋白.在ANGPLT1过表达的肿瘤细胞株中,细胞的迁移能力减弱,粘附能力增强,提示ANGPLT1在介导细胞迁移和运动性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pull down寻找到与ANGPLT1相互作用蛋白MACF1(微管微丝交联因子),并通过免疫共沉淀结合质谱鉴定以及免疫荧光共聚焦技术验证了ANGPLT1与MACF1间的相互作用。进一步机制研究将深入探讨ANGPTL1与MACF1相互作用可能在Wnt通路传递以及肿瘤EMT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 摘要:天然免疫是宿主防御病原侵染的第一道屏障.在病毒侵染情况下,宿主被诱导产生干扰素.干扰素是重要的抗病毒蛋白,但其自身并不直接抗病毒,而是通过诱导产生数百至数千的蛋白来实现抗病毒作用.这些蛋白被称为干扰素诱导基因(Interferon Stimulated Genes).干扰素分子通过激活数百上千种干扰素诱导基因(Interferon-Stimulated Genes,ISGs)的表达,从而引起免疫反应.这些干扰素诱导蛋白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具有多种功能,广泛参与到基因转录,DNA损伤修复,细胞凋亡,蛋白质合成、修饰、折叠和降解途径等各种生命活动中,可以对细胞活动进行全方位的调节。在感染性疾病和肿瘤等重大疾病的治疗中,如何能够充分调动天然免疫反应同时尽量减小机体损伤,需要人们对天然免疫细胞和天然免疫分子的工作机制进行更深入的了解。令人遗憾的是目前人们对大多数干扰素诱导基因的工作机制尚不清楚,研究ISGs的工作机制正逐渐成为当今天然免疫学科的一个新热点。课题组使用结构生物学方法对ZAP,ISG54,ISG58等重要干扰素诱导蛋白进行了深入研究,将就此做一些介绍。
  • 摘要:肝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的肝癌患者中有超过半数在中国,目前已居中国肿瘤致死率的第二位.近年来随着肝癌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证据表明,肝癌的发生是肝干/祖细胞与炎症损伤微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以混合型肝细胞-胆管细胞癌为疾病模型研究祖细胞与肝癌发生的关系,发现混合型肝细胞-胆管细胞癌具备显著的肿瘤异质性,可能与其肝祖细胞起源有关;以肝实质修复为目的的祖细胞激活可能是混合型肝细胞-胆管细胞癌的重要驱动力.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向肿瘤组织特异性趋化的特性,是肝癌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研究炎症微环境中的间充质干细胞对肝癌细胞的影响,发现间充质干细胞在炎症微环境中可通过发挥免疫抑制作用,协助肿瘤细胞逃脱免疫监视,还可以通过促进肿瘤侵袭转移和血管生成,从而促进肿瘤的生长转移.上述研究结果一方面有助于深入认识肝癌发生发展的本质,从而为肝癌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另一方面对于干细胞治疗适应症的选择也具有指导意义.
  • 摘要:目的:制备针对人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Ⅰ(TIMP-Ⅰ)融合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从纤维化的肝组织中扩增TIMP-Ⅰ编码序列,产物克隆入pQE31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诱导表达后通过6×His标签进行纯化,用纯化后的蛋白免疫Balb/c小鼠,采用常规的细胞融合技术制备针单克隆抗体,并对进行鉴定.结果:成功构建了TIMP-Ⅰ原核表达体系,并获得了重组蛋白.筛选出4株能稳定分泌抗TIMP-Ⅰ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免疫球蛋白类型有3株为IgG1类.Western Blot印迹显示这些单抗能特异结合TIMP-Ⅰ蛋白.结论:成功构建了人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Ⅰ原核表述体系,并获得了单克隆抗体.
  • 摘要:经过10年左右的努力,完善了可用于线性表位组学研究的改良生物合成肽法改良要点:1)使用了截短的GST188蛋白作为短肽生物表达的载体,达到无需纯化表达融合蛋白,就能即便在使用抗重组蛋白多抗的场合,也能在免疫印迹鉴定中产生清晰的ECL化学发光印迹条带;2)同时构建了仅表达GST188的对照质粒,从而可方便地通过SDS-PAGE分析在LB平板上筛选8肽融合蛋白重组克隆;3)合成的8J18肽编码DNA片段尾添加了TAA终止密码子,避免了市售重组表达质粒多克隆位点区终止密码子前碱基编码4个或更多残基可能对免疫印迹结果的干扰;4)使用了操作更经济简便的热诱导细菌表达系统等。优点:简便、经济、结果可靠,适合普通生物学实验室运用。rn 鉴于用生物合成肽法和兔抗重组蛋白多抗的抗原表位组学研究结果,内容至少应该包括三个目标:1)通过表位扫描作图,揭示一个或多个同源蛋白乃至一物种全部编码蛋白的精细完整线性表位组(epitome);2)通过基于各鉴定表位最小基序的同源蛋白序列比较,确定它们的保守性和特异性;3)发现解码的表位组中抗体中和性或功能性表位。前二者目标己在人乳头瘤58型病毒(HPV58)三个主要蛋白E6, E7和L1的表位组学研究中予以实现,后者目标也是完全可以想见的,因为通过制备基于各精细表位的单抗或合成肽多抗,结合抗病毒中和实验就能实现(以往多以鉴定或计算机预测的一个抗原性肽开展这一研究)。
  • 摘要:背景:细胞穿膜肽(Cell-penetrating peptides,CPPs)是一类可以携带生物大分子跨膜进入细胞的短肽,作为一种有效的胞内分子运载工具,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新近鉴定一种新型的人源性细胞穿膜肽(命名为hPP10),具有优于TAT的穿膜效率、安全性高等特点.凋亡素(Apoptin)是鸡贫血病毒基因VP3编码的,由121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分子,可选择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目的:探讨新型细胞穿膜肽hPP10介导Apoptin穿透细胞膜并诱导B16、Caski细胞凋亡效应,为临床应用生物大分子药物治疗肿瘤提供实验基础.方法:构建pET 15b-hPP 10-Apoptin、pET 15 b-Apoptin原核表达质粒,纯化获得融合蛋白.经蛋白转导后,运用TUNEL法观察hPP 10-Apoptin、Apoptin诱导B16、Caski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凋亡信号通路中Caspase-3、PARP的剪切、活化.结果:融合蛋白hPP10-Apoptin能有效穿透细胞膜,于体外诱导B16、Caski等肿瘤细胞凋亡而不引起L929等正常细胞凋亡.结论:新型细胞穿膜肽hPP10可有效携带Apoptin穿透细胞膜,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而不引起正常细胞凋亡.
  • 摘要:背景:细胞穿膜肽(Cell-penetrating peptides,CPPs)是一类可以携带生物大分子跨膜进入细胞的短肽,作为一种有效的胞内分子运载工具,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新近鉴定一种新型的人源性细胞穿膜肽(命名为hPP10),具有优于TAT的穿膜效率、安全性高等特点.KLA(KLAKLAKKLAKLAK)是一段能够破坏线粒体膜,导致线粒体释放细胞色素c,从而诱导细胞发生凋亡的短肽.KLA自身不能穿过细胞膜,对真核细胞没有毒性.目的:探讨新型细胞穿膜肽hPP10介导KLA穿透细胞膜并诱导B16、Caski、L929和HSC-T6细胞凋亡效应,为临床应用生物大分子药物治疗肿瘤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化学合成hPP 10-KLA、KLA肽,作用于培养细胞,运用TUNEL法观察其诱导B16、Caski、L929和HSC-T6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凋亡信号通路中PARP酶分子的剪切、活化.结果:融合多肽hPP 10-KLA能有效穿透细胞膜,并能诱导B16、Caski等肿瘤细胞以及L929、HSC-T6等非肿瘤细胞细胞发生凋亡;但KLA肽本身并不能进入细胞、诱导细胞发生凋亡.结论:新型细胞穿膜肽hPP10可有效携带KLA穿透细胞膜,并诱导培养细胞发生凋亡,为临床应用生物大分子药物治疗肿瘤提供了实验基础.
  • 摘要:目的:获得NGF依赖的TF-1亚克隆细胞株用于重组人神经生长因子生物学活性的测定.方法:首先,采用逐步适应法将rhGM-CSF依赖的TF-1细胞驯化为mNGF依赖的TF-1细胞;其次,利用半固体培养基对NGF依赖的TF-1细胞进行克隆化,镜下挑选单克隆细胞扩大培养并测定各单克隆细胞株对NGF的剂量-效应反应曲线,筛选出对NGF反应良好的TF-1单克隆细胞株,并对其中最优的单克隆细胞株进行STR图谱分析;第三,使用筛选获得的亚克隆细胞株,对检测方法的各项参数进行优化后检测rhNGF生物学活性.结果:经过驯化,GM-CSF依赖的TF-1细胞株可以只在mNGF存在下正常生长,并对NGF的刺激呈现良好的量效关系.对驯化后的TF-1细胞进行了两次克隆化,共挑选出50个单克隆转入96孔板进行扩增,最后获得15株单克隆细胞株.利用mNGF,测定并绘制了这15株TF-1亚克隆细胞株的剂量-效应曲线,筛选得到l株对NGF反应性最好的TF-1亚克隆细胞株A2,命名为TF-1-A2株.经过STR图谱分析,该细胞呈现特征性STR图谱,不存在与其他细胞的交叉污染现象,另外该细胞仅在CSFlPO位点与ATCC TF-1细胞数据不完全相同,可判定为TF-1细胞.经优化后该细胞株对重组人NGF也具有良好的反应性,可用于重组人NGF生物学活性的检测.结论:成功筛选得到l株对NGF具有良好反应性的TF-1-A2亚克隆细胞株,该细胞株可用于定量检测NGF生物学活性.
  • 摘要:目的:建立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中盐酸组氨酸的方法.方法:以正亮氨酸为内标,以异硫氰酸苯酯(PITC)为柱前衍生化试剂,采用ZORBAX Eclipse XDB-C18(4.6×250mm,5μm)色谱柱,醋酸钠缓冲液(pH6.5)和80%乙腈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4nm,测定样品中的盐酸组氨酸含量.结果:该方法重现性好,精密度高,盐酸组氨酸在(12.54~31.3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9).结论:建立的PITC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可对样品中的盐酸组氨酸进行质量控制.
  • 摘要:目前,甲胎蛋白(AFP)是目前常用的HCC监测的血清标志物。回顾性分析认为,AFP作为早期HCC监测工具,敏感度为39-64%,特异度为36-61%,阳性预测值为9-32%。另外,据报道,肝脏超声用于临床研究中早期HCC诊断时,具有78%的敏感度,91%的特异度,和73%的阳性预测值。然而,肝脏超声的准确性是操作者依赖性的,这就限制了它的价值,从而不能作为一种监测性检验方法。这说明,需要更好的用于HCC监测的标志物,同时也需要综合应用各种血清标志物,对肝癌的诊断进行综合分析。本研究进行了如下工作: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亲和吸附纯化方法的建立;高尔基蛋白73(GP73)原核表达系统的构建、抗体制备及检测方法的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原发性肝癌诊断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 摘要:本研究通过建立化疗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模型来验证重组人酪氨酰tRNA合成酶在肿瘤放化疗后的辅助治疗效果。BALB/c小鼠72只,雌雄各半,体重18 g±1.0 g,随机分成6组(n=12):阳性对照组、高剂量实验组、中剂量实验组、低剂量实验组、阴性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每组分别于每日上午腹腔注射TPO(5μg/kg)、rhTyrRS(100μg/kg)、rhTyrRS(10μg/kg)、rhTyrRS(1μg/kg)、PBS和生理盐水一次。七天后,通过给前五组小鼠皮下注射环磷酞胺(150 mg/kg)建立血小板减少症模型。分别于0,4,7,11,13,17天对小鼠尾静脉取血并检测血常规。研究表明rhTyrRS具有促血小板生成的功能,并能够治疗放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但rhTyrRS促进血小板生成的作用机制不同于TPO是通过促进巨核细胞增殖来提升血小板数目,其具体的作用机制和功能,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 摘要:本研究的目的旨在通过测定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者外周血Ⅰ型干扰素受体(IFNAR)的表达水平及机体氧化损伤相关指标的水平,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揭示慢性乙型肝炎(CHB)的发病机制并对CHB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干扰素的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方法:本研究包括54例CHB患者,31例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及11例作为正常对照的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内IFNAR1和IFNAR2的水平经由流式细胞仪技术(FCM)测定.研究表明,慢性HBV毒感染者外周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内IFNAR的表达显著上调。同时,慢性HBV感染者体内存在不同程度的氧化损伤。CHB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IFNAR2的MFI与血浆GST水平的负相关趋势提示氧化损伤对CHB患者外周血IFNAR的表达起重要调节作用。
  • 摘要:利用农大Ⅲ系实验小型猪建立深度烧伤模型,评价人源干细胞蛋白活性因子(HSCP)的促创面愈合作用.农大Ⅲ系实验小型猪,3%凝固汽油燃烧25s可制备深Ⅱ至Ⅲ度混合型烧伤模型;HSCP在促烧伤创面愈合的速度及质量明显优于模型组及阳性对照组,可使缺失的创面皮肤组织得到较好的修复与填补,并能有效防止增生性瘢痕及瘢痕疙瘩的形成。新生皮肤的柔软度及色泽度均与正常皮肤接近。HSCP有很好的促进创面愈合作用,应用前景较好。
  • 摘要:目的:观察免疫性肝损伤小鼠的肝功能及Th1/Th2细胞平衡的变化,及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APS)等对其平衡的影响.方法: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胸腺肽组、APS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尾静脉注射卡介苗和脂多糖建立免疫性肝损伤小鼠模型.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IL)-2、IL-4、IL-10,流式细胞术检测Th1/Th2细胞百分率.结果:APS可降低血清中的ALT (P<0.05),APS高剂量组IFN-γ显著降低(P<0.05),IL-4显著升高(P<0.01),IL-2、IL-10无显著改变(P>0.05);Th1细胞百分率显著降低(P<0.05),Th1/Th2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1),但Th2细胞百分率并无显著升高(P>0.05).结论:免疫性肝损伤模型小鼠脾细胞中Th1/Th2比值增大,APS可对其平衡进行调节,并可降低炎性细胞因子含量.
  • 摘要: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向肝样细胞的的诱导方法,观察BMSCs向肝样细胞分化能力;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急性肝衰竭大鼠的治疗作用.研究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HGF, FGF-4及多种因子的诱导作用下,具有强大的向肝细胞分化的能力;经尾静脉移植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促进急性肝衰竭大鼠的肝功能恢复。
  • 摘要:辅助性T细胞亚群(TH)分泌的细胞因子调节其他免疫细胞.白细胞介素(IL)-17和IL-22属于主要影响上皮细胞的一类新细胞因子.因此,这些细胞因子是一些疾病进程中的关键因子.IL-17和IL-22主要由Th和自然杀伤细胞等白细胞释放.IL-17和IL-22都能诱导上皮细胞中先天免疫反应,但它们的功效范围通常是不同的.IL-17诱导炎症的发病机制中涉及组织反应和一些自身免疫疾病,而IL-22起载保护/再生作用.本文对比了IL-17和IL-22的生化结构、细胞来源、在上皮细胞中信号级联通路.
  • 摘要:干扰素α通过与靶细胞表面特异性干扰素受体的结合而发挥其生物学效应。受体调节在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从2007年开始,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Ⅰ型干扰素受体在乙肝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并进一步从临床角度研究了Ⅰ型干扰素受体在慢性乙型肝炎干扰素抗病毒治疗临床预后等方面的预警预测价值。
  • 摘要:间充质干细胞(MSC)的免疫抑制功能使其可治疗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但是输注MSC时的大细胞量可以引起肺栓塞等副反应,因此提高MSC每个细胞的免疫抑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尝试多种方法提高MSC免疫抑制能力.在对几种激活因素的筛选中,发现γ-干扰素的效果最好.进一步实验结果表明伽马干扰素可以有效上调MSC细胞内免疫抑制基因IDO1,COX2和HLA-G等的表达和可溶性免疫抑制蛋白的分泌,并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将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抑制功能提高2-7倍.结论:γ-干扰素可有效提高MSC的免疫抑制能力.
  • 摘要: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生物活性分析方法主要包括体内法和体外法.报告基因法的原理是:药物作用于细胞后,通过信号通路最终激活或失活特定的将转录因子的特定DNA反应元件插转录因子,从而引起某些基因的表达提高或降低。入报告基因的启动子区,并导入药物反应性细胞,通过检测药物作用后报告基因表达的变化来测定药物的生物学活性。报告基因法以其准确,简便,快速等优点已成功应用于多种生物技术药物生物活性的测定.报告基因法被广泛应用于1)基因表达研究;2)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研究;3)建立检测方法;4)RNA干扰研究等。目前多种生物技术药物己经有应用报告基因法进行生物学活性的测定的报道,如干扰素(IFN),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重组人骨形成蛋白(rhBMP)。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