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富银铅锌矿浮选分离试验研究
【6h】

富银铅锌矿浮选分离试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铅、锌和银概况

1.2 铅锌银的性质与用途

1.2.1 铝的主要性质与用途

1.2.2 锌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1.2.3 银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1.3 铅锌银资源特点

1.3.1 铅锌的主要矿物

1.3.2 铅锌资源储量及其特点

1.3.3 中国铅锌银资源特点

1.4 硫化铅锌矿选矿概述

1.4.1 硫化铅锌矿选矿药剂

1.4.2 硫化铝锌矿选矿工艺

1.4.3 电位调控浮选

1.5 氧化铅锌矿选矿概述

1.5.1 氧化铅矿选矿

1.5.2 氧化锌矿选矿

1.6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1.6.1 论文研究的背景

1.6.2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 试样、药剂、设备及研究方法

2.1 试验矿样

2.1.1 实际矿石试验矿样制备

2.1.2 单矿物试验矿样

2.2 药剂与设备

2.2.1 试验药剂

2.2.2 试验主要设备、仪器

2.3 试验研究方法

3 实际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

3.1 原矿多元素分析及铅锌物相分析

3.2 原矿矿物组成

3.3 主要矿物的嵌布粒度

3.4 主要矿物的解离度测定

3.5 主要矿物选矿工艺特性和嵌布状态

3.5.1 方铅矿

3.5.2 硫锑铅矿

3.5.3 车轮矿

3.5.4 柱硫锑铅银矿

3.5.5 银黝铜矿

3.5.6 闪锌矿

3.6 主要有价金属在矿石中的赋存状态

3.6.1 铅在矿石中的赋存状态

3.6.2 锌在矿石中的赋存状态

3.6.3 银在矿石中的赋存状态

3.7 小结

4 实际矿石试验研究

4.1 原则流程的确定

4.2 选铅试验

4.2.1 细度试验

4.2.2 捕收剂试验

4.2.3 介质调整剂试验

4.2.4 抑制剂试验

4.2.5 粗选矿浆浓度试验

4.2.6 粗选浮选时间试验

4.2.7 精选碳酸钠用量试验

4.2.8 开路试验

4.2.9 闭路试验

4.3 选锌试验

4.3.1 石灰用量试验

4.3.2 硫酸铜用量试验

4.3.3 丁黄药用量试验

4.3.4 精选石灰用量试验

4.3.5 开路试验

4.4 铅锌选矿全流程试验

4.4.1 全流程开路试验

4.4.2 全流程闭路试验

4.5 小结

5 方铅矿与闪锌矿浮选行为研究

5.1 不同碱性pH调整剂对矿物浮选行为的影响

5.1.1 不同碱性pH调整剂对方铅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5.1.2 不同碱性pH调整剂对闪锌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5.2 抑制剂对矿物浮选行为的影响

5.2.1 ZnSO4+Na2CO3对方铅矿和闪锌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5.2.2 ZnSO4+Na2SO3对方铅矿和闪锌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5.2.3 ZnSO4对方铅矿和闪锌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5.3 金属离子对方铅矿和闪锌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5.3.1 Fe3+对方铅矿和闪锌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5.3.2 Pb2+对方铅矿和闪锌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5.3.3 Cu2+对方铅矿和闪锌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5.4 小结

6 闪锌矿受抑制与活化机理分析

6.1 闪锌矿与ZnSO4+Na2CO3组合药剂作用机理分析

6.2 闪锌矿与Cu2+作用机理分析

6.3 闪锌矿与不同碱性pH调整剂作用机理分析

6.4 闪锌矿与捕收剂作用机理分析

6.5 小结

7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铅锌是我国的优势矿产资源,同时我国也是全球最大的铅锌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铅锌资源的重要特点是伴生银含量高,目前,全国银产量的70%~80%来自铅锌矿床。然而铅锌选矿中银的回收率并不高,只有58%~75%。因此,加强对富银铅锌矿选矿研究,有助于提高我国铅锌矿山伴生银的回收率。
  云南某硫化铅锌矿含铅3.69%,含锌4.77%,含银93.81g/t,远大于伴生银含量2g/t的标准,为典型的富银铅锌矿。原矿银潜在价值占有率大于1/3,决定选矿过程中要综合考虑银回收。
  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该矿中90.87%的铅赋存在方铅矿和硫锑铅矿中;98.01%的锌赋存在闪锌矿中;70.21%的银赋存在方铅矿中,15.33%的银赋存在银黝铜矿、柱硫锑铅银矿等独立银矿物中,提高银回收率不仅要回收好方铅矿,也要加强对银黝铜矿、柱硫锑铅银矿的回收。
  采用“优先浮铅银——活化选锌”工艺流程,选铅银作业以碳酸钠+硫酸锌作闪锌矿抑制剂,采用以丁铵黑药为主的组合药剂HA作捕收剂,强化对铅矿物、银黝铜矿、柱硫锑铅银矿的回收;选锌作业以硫酸铜作活化剂,丁黄药作捕收剂。获得铅品位58.01%,银品位1401.09g/t,铅回收率87.12%,银回收率82.20%的铅精矿;锌品位54.70%,锌回收率91.65%的锌精矿。
  单矿物试验表明:碳酸钠+硫酸锌组合抑制剂对闪锌矿有较强的抑制能力,而对方铅矿抑制效果较弱。闪锌矿可浮性随着pH的上升而下降,以石灰、碳酸钠调节pH对闪锌矿可浮性影响最为明显。Fe3+、Pb2+和Cu2+对方铅矿可浮性影响并不明显。但Fe3+对闪锌矿有一定活化作用,Pb2+对闪锌矿活化效果较强,Cu2+活化闪锌矿有适宜用量,Cu2+用量超过适宜用量后,不再表现出活化效果,反而显示出抑制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