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BSG和CKIP-1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性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易感性的关联研究
【6h】

BSG和CKIP-1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性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易感性的关联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符号说明

第一章 中国汉族人群BSG基因SNP发掘与连锁不平衡分析

1.1 前言

1.2 材料和方法

1.3.结果

1.4 附图及附表

1.5 讨论

1.6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BSG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遗传易感性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和方法

2.3 结果

2.4 附图及附表

2.5 讨论

2.6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CKIP-1 Pro21Ala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易感性的关联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和方法

3.3 结果

3.4 附图及附表

3.5 讨论

3.6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CD147与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第一章中国人群BSG基因SNP的发掘及连锁不平衡分析
  目的:
  Basigin(BSG)又称为CD147或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xtracellular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inducer,EMMPRIN),与恶性肿瘤的浸润与转移、心血管结构重构、炎症反应以及细胞组织的分化和发育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查明健康中国汉族人群中BSG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分布及其连锁不平衡情况。
  方法:
  随机收集48例健康、无亲缘关系的中国汉族人外周血液并提取基因组DNA,设计引物对所有个体BSG基因的启动子区、外显子区和外显子内含子交界区的序列进行PCR扩增和正反向测序,通过判读测序峰图,明确SNP的发生情况及其频率;通过Hardy-Weinberg平衡分析、单倍型推测和连锁不平衡分析,确定BSG基因位点的单倍型标签SNP(haplotypetag SNP,htSNP);中性理论检验查明该基因位点SNP频率分布是否符合选择中性。
  结果:
  BSG基因位点共发现21个SNP,其中包括2个新发现的SNP6978G>A和7949 C>T;发掘到的17个常见SNP只有7个出现在HapMap数据库中;所有SNP位点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根据连锁不平衡结构,该基因位点共推测出4个单倍型域,确定其中9个SNP为单倍型标签SNP(haplotype tag SNP,htSNP)。中性理论检验结果提示健康中国汉族人群BSG基因的SNP分布符合中性进化假说(Tajima'sD=1.75, P>0.05; D*=0.48, P>0.1; F*=1.14,P>0.1)。
  结论:
  1)本研究首次对中国健康汉族人群BSG基因的SNP进行了发掘,发现其2个新的SNP。
  2)中国健康汉族人群BSG基因的SNP分布符合中性进化假说。
  3)中国汉族人群BSG基因位点共确定有9个单倍型标签SNP,为在该群中研究BSG基因多态性与疾病易感性或药物反应性个体差异奠定了基础。
  第二章 BSG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遗传易感性研究
  目的:
  查明中国汉族人群中BSG基因多态性与慢性心衰(chronic congestiveheart failure,CHF)遗传易感性的关联关系。
  方法:
  收集770例CHF住院患者以及与之年龄、性别相匹配486例汉族健康成年人的外周静脉血标本,酚氯仿抽提法提取所有受试者外周血DNA。通过PCR产物Sanger测序对BSG基因的4个单倍型标签单核苷酸多态性(SNP)rs1803202 C>T、rs2229664 C>G、rs4919862 C>T和rs8259A>T进行基因分型;同时收集两组人群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指标。Logistic回归分析每个位点SNP与CHF易感性间的关联关系。
  结果:
  在所有的CHF病例和对照人群中,rs1803202 C>T、rs2229664 C>G、rs4919862 C>T和rs8259 A>T四个SNP位点低频等位基因及各位点基因型的频率分布无明显差异;以是否吸烟以及CHF患者是否合并高血压进行分层分析发现,在非吸烟人群与非高血压人群中,与rs8259 AA纯合子基因型个体相比较,携带rs8259 T等位基因的个体心衰的发生风险显著升高(非吸烟人群中:OR=1.357,95%可信区间为1.01-1.82,P=0.042;非高血压人群中:OR=1.777,95%可信区间为1.30-2.43,P<0.001)。通过对CHF的危险因素进行校正,发现rs8259 T等位基因升高CHF发病风险的作用仍具有显著意义(非吸烟人群:OR=1.82,95%可信区间为1.011-1.821,P=0.017;非高血压人群:OR=1.459,95%可信区间为1.022-2.082,P=0.037)。
  结论:
  BSG基因rs8259 A>T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中非吸烟、非高血压个体慢性心衰的遗传易感性相关,携带rs8259 T等位基因的个体慢性心衰的发病风险增加。
  第三章 CKIP-1 Pro21Ala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易感性的关联研究
  目的:
  Akt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也称蛋白激酶B,在调节心肌细胞生长、心肌血管新生、心肌细胞代谢和细胞凋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短期激活Akt可促进心肌的生理性肥大,保护心肌损伤,而长期激活Akt则导致心肌病理性肥大和心力衰竭。酪蛋白激酶2相互作用蛋白1(casein kinase2-interacting protein-1,CKIP-1)是近年来发现的Akt相互作用蛋白,可抑制Akt的活性,稳定表达CKIP-1可导致Akt失活,抑制细胞生长。因此,CKIP-1表达水平或功能改变可能在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此部分研究旨在探讨CKIP-1多态性与中国长沙及周边地区汉族人群心力衰竭遗传易感性的关系。
  方法:
  收集慢性心力衰竭病患者血液标本842例,收集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人群血液标本803例;对Hapmap数据库中国人群CKIP-1基因位点的SNP数据进行分析;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对CKIP-1 Pro21Ala(rs2306235 C>G)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x2检验比较病例和对照人群中基因型分布的异同,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CKIP-1 Pro21Ala多态性与CHF易感性间的关联关系。
  结果:
  健康对照人群中CKIP-1 rs2306235多态位点CC、GC和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82.3%、17.4%和0.28%,慢性心力衰竭病病例中该位点CC、GC和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81.5%、17.2%和1.35%。该多态性位点基因型分布在病例和对照人群中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x2检验结果表明,病例和对照人群中该位点GG基因型的频率存在显著差异,病例组rs2306235 GG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人群(x2=4.92,P=0.0231),但该基因型与CHF易感性的关系在校正CHF各风险因素后不明显。根据CHF患者是否伴有高血压进行分层分析发现,Pro21Ala多态性与伴有高血压的个体发生CHF的风险显著增加[校正后比值比(odds ratio,OR)=5.163,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32-25.84,P=0.046);将心衰患者根据心功能等级分层后发现,rs2306235 GG基因型频率在心衰Ⅲ/Ⅳ级患者中显著升高(OR=6.262,95%CI=1.32-29.62,P=0.0172)。但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总体人群和分层研究后的结果,在经年龄、性别、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以及高脂血症校正后均无显著意义(P>0.05)。
  结论:
  1)CKIP-1 Pro21Ala多态性突变等位基因21Ala在中国健康人群中的频率为10.0%,属常见多态性。
  2)CKIP-1 Pro21Ala多态性与中国长沙地区人群合并高血压个体的慢性心力衰竭遗传易感性相关,突变等位基因纯合子个体患慢性心衰的风险增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