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成桥岩溶塌陷成灾机制及易发性评价
【6h】

大成桥岩溶塌陷成灾机制及易发性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概述

1.1 岩溶塌陷研究的意义

1.2 岩溶塌陷灾害研究现状

1.2.1 国外岩溶塌陷研究进展

1.2.2 国内岩溶塌陷研究进展

1.3 本次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的重点难点

1.3.3 工作方法

2 区域自然地理条件

2.1 交通位置

2.2 地形地貌

2.2.1 丘陵地貌类型

2.2.2 侵蚀堆积地貌

2.3 气象水文

2.3.1 气象

2.3.2 水文

2.4 区内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2.5 受灾情况

3 区域基础地质环境背景

3.1 地层岩性

3.1.1 泥盆系

3.1.2 二叠系

3.1.3 白垩系

3.1.4 第四系

3.2 地质构造

3.2.1 褶皱

3.2.2 地质构造

3.3 水文地质条件

3.3.1 含水岩组

3.3.2 隔水岩组

3.3.3 构造水文地质

3.3.4 生产矿井水文地质特征

3.3.5 岩溶发育规律

3.4 岩溶发育条件

3.5 区内及周边生产矿井排水情况分析

3.6 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3.7 人类工程经济活动

3.6.1 水利工程

3.6.2 交通建设

3.6.3 矿产资源开发

4 岩溶塌陷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4.1 岩溶塌陷发育史

4.2 岩溶塌陷发育特征

4.2.1 发育时间特征

4.2.2 岩溶塌陷发育特征

4.3 岩溶塌陷稳定性初步分析

4.3.1 地质灾害稳定性判断表

4.3.2 地质灾害稳定性初步分析

5 岩溶塌陷地质灾害成因机制分析

5.1 岩溶塌陷形成的基本条件

5.1.1 岩溶管道裂隙是岩溶塌陷空间结构基础

5.1.2 一定厚度的松散盖层

5.1.3 易于改变的岩溶地下水动力条件

5.2 大成桥岩溶塌陷形成条件

5.2.1 大成桥岩溶塌陷区

5.2.2 欧家大冲岩溶塌陷区

5.3 大成桥岩溶塌陷成因机制

6 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

6.1 预测评价原则及易发性分区设计

6.1.1 评价原则

6.1.2 易发程度分级设计

6.2 分区评价方法

6.2.1 评价方法

6.2.2 评价因子分析

6.3 易发程度分区说明

6.3.1 易发分区评价结果

6.3.2 各易发分区评价说明

7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岩溶塌陷地质灾害给社会经济发展和工程建设造成严重危害,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对岩溶塌陷的演化机理、监测预报以及易发性分区研究,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社会价值。
  本文通过对宁乡县大成桥镇已发生的岩溶塌陷地质灾害进行综合的分析和梳理,对区内的岩溶塌陷地质灾害成因机制进行全面的分析,确定岩溶塌陷形成的背景条件。综合和归纳研究区内岩溶塌陷地质灾害的两大条件:区内地质环境背景条件和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其中区内地质环境背景条件分为五类:地貌地形条件、岩溶发育类型特征、第四系覆盖层特征、区域构造条件、地下水条件;人类工程活动分为两大类:岩溶塌陷地质灾害现状条件、地下水动力破坏条件。应用层次分析法,将属性因子叠加进行综合分析,利用GIS技术,对区内的岩溶塌陷地质灾害进行易发性分区评价。通过岩溶塌陷灾害的成因机制分析、确定评价因子和评价方法、属性因子叠加分析系统的建设,建立抽排水诱发因素导致岩溶塌陷易发性评价的结构及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