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T细胞和相关细胞因子在肺结核患者中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6h】

T细胞和相关细胞因子在肺结核患者中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收集

2.1.1 临床实验组

2.1.2 健康对照组

2.1.3 临床实验组及健康对照组剔除因素

2.2 研究方法

2.2.1 流式细胞测定

2.2.2 ELISA方法

2.2.3 所用材料

2.2.4 整理并处理数据

第三章 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ELISA结果

3.2.1 IL-2 Elisa标准曲线和结果

3.2.2 IL-10 Elisa标准曲线和结果

3.2.3 TNF-α Elisa标准曲线和结果

3.2.4 IFN-γ Elisa标准曲线和结果

3.3 分组对照结果

3.3.1 治疗前、后临床实验组与健康对照组的T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比较

3.3.2 治疗前多叶受累组、病灶局限组与健康对照组T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比较

3.3.3 治疗前病灶明显吸收组、病灶吸收不良组、健康对照组T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对比

3.3.4 治疗后病灶明显吸收组、病灶吸收不良组、健康对照组T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对比

第四章 讨论

4.1 结核感染情况及可能发病机制

4.2 肺结核与T淋巴细胞

4.2.1 CD3+T细胞在肺结核患者中的水平及在细胞免疫功能中的作用

4.2.2 CD4+T细胞在肺结核患者中的水平及在细胞免疫功能中的作用

4.2.3 CD8+T细胞在肺结核患者中的水平及在细胞免疫功能中的作用

4.2.4 CD4+/CD8+比值

4.3 肺结核与相关细胞因子

4.3.1 IFN-γ

4.3.2 TNF-α

4.3.3 IL-2

4.3.4 IL-10

4.3.5 IL-2

4.3.6 IL-18

第五章 结论

5.1 结论

5.2 展望及不足

参考文献

综述 肺结核及相关细胞因子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目的:
  通过检测肺结核及健康人外周血T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探讨其在肺结核患者治疗前后的动态变化和临床意义。
  材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
  1.临床实验组:共53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的诊断标准,均排除糖尿病、肝肾功能异常、恶性肿瘤、甲亢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前未使用免疫调节剂,其中男27例,女26例,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41.34±16.36岁。治疗前根据患者影像学肺部病灶累及范围分为多叶受累组、病灶局限组。治疗后根据患者肺部病变吸收程度分为肺部病灶明显吸收组(25例)及病灶吸收不良组(28例)。
  2.健康对照组:选取健康成年人2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其中男10例,女10例,年龄22-68岁,平均年龄37.95±13.86岁。
  研究方法:
  1.采用流式细胞术,用带荧光标记的单克隆抗体检测所有对象外周血中CD3+T、CD4+T、CD8+T细胞数比值及双抗体一步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IFN-γ、 TNF-α、IL-2、IL-10水平,同时在临床实验组中予以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四联强化抗结核治疗2月后,再次用带荧光标记的单克隆抗体检测肺结核患者外周血中CD3+T、CD4+T、CD8+T细胞数比值,双抗体一步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IFN-γ、 TNF-α、IL-2、IL-10水平。
  2.对计量资料均数用标准差(x±s)表示,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治疗前后计量资料变化比较用配对t检验,检验水准α取0.05,用SPSS16.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
  结果:
  1.结核病患者治疗前与健康人相比,外周血CD4+T细胞、CD4+/CD8+比值较健康人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CD4+T细胞、CD4+/CD8+比值显著上升(P<0.05),与健康人无差异(P>0.05)。肺结核患者CD3+T细胞较正常人有所降低、CD8+T细胞较正常人有所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核病患者治疗前与健康人相比,血清IFN-γ水平较健康人显著下降(P<0.05),IL-10、TNF-α较健康人显著上升(P<0.05),治疗后血清IFN-γ显著上升(P<0.05),但仍未恢复正常(P<0.05),血清IL-10、TNF-α显著下降(P<0.05),与健康人无差异。肺结核患者血清IL-2水平较健康人有所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
  2.治疗前多叶受累组外周血CD4+T细胞、CD4+/ CD8+、血清IFN-γ水平低于病灶局限组、血清TNF-α水平高于病灶局限组,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之间外周血CD3+T细胞、CD8+T细胞、血清IL-2、IL-10水平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
  3.治疗前病灶明显吸收组与病灶吸收不良组外周血CD3+T、CD4+T、CD8+T细胞、CD4+/ CD8+、血清IFN-γ、TNF-α、IL-2、IL-10浓度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病灶明显吸收组外周血CD4+T细胞、CD4+/CD8+、血清IFN-γ、 IL-10、TNF-α水平均恢复正常,与健康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病灶吸收不明显组CD4+/CD8+、血清IL-10、TNF-α水平恢复正常,外周血CD4+T、血清IFN-γ水平仍未恢复正常,(P<0.05)。
  结论:
  1.肺结核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受损,CD4+T细胞、CD4+/CD8+比值下降,增强免疫性细胞因子IFN-γ显著下降、炎性因子TNF-α显著上升,抑制性因子IL-10显著上升,而经过强化抗结核治疗后,肺结核患者CD4+T细胞、CD4+/CD8+比值、IFN-γ显著上升,TNF-α、IL-10显著下降。
  2.肺结核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免疫功能受损程度相关。
  3.CD4+T淋巴细胞、Th1型细胞因子在防御结核病中起重要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