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辅助生殖的伦理与法律问题
【6h】

辅助生殖的伦理与法律问题

代理获取

摘要

据国内外的一些相关数据显示,患有不孕不育疾病的夫妇为数不少。有的数据表明每十对夫妇有一对不育,也有的数据表示每五对夫妇就有一对不育,由于调查的时期和对象不同,所得的结论存在差异。总体而言,随着环境污染加剧、生活方式的改变、现代人精神压力大等因素,不孕不育发生率的上升是客观存在的。辅助生殖技术为这些不能够通过自然方式生育自己小孩的夫妇带来了福音,使他们拥有自己亲生儿女的梦想成为了现实,这对社会的稳定、全民生活幸福起了不可取代的作用。但是,作为生命科学的一个方面,辅助生殖技术也像其他许多现代科学技术一样是一把“双刃剑”:既给人们带来了新生的希望,给无数家庭带来了幸福,也因为改变了人类生育的自然过程,使得人类的生殖从时间和空间上脱离了人体,对人类原有的社会伦理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当代生殖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生命法学的研究和社会伦理规范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人类应该在充分揭示辅助生殖技术具有“双刃剑”作用的前提下,兴利除害,把辅助生殖技术的负面作用控制在最低限。事实上,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兴其利、避其害不仅理所应当,而且完全可能,我们必须努力揭示辅助生殖技术与传统伦理的冲突,找到社会能够容纳的权益得失平衡点,运用法律和伦理的协调规范功能,促进该项技术的健康发展和更好地造福于人类。建立完善的法制体系加以调控,以社会的伦理界限为尺度,使辅助生殖技术更多的发挥其积极作用,避免其消极作用,这也正是当今生命法学研究的难点与重点问题。
   本文拟从伦理学视角出发研究辅助生殖技术对人类的利与弊,从法律的角度找寻适用的方法以规范此技术,从而提出了保障辅助生殖技术的合法实施并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的切实可行的措施及建议。全文的中心思想可概括为:辅助生殖技术有利亦有弊,既不能任其发展,也不能因噎废食;扬其长以造福人类,避其短以尊重生命;以法律为外在手段,以伦理为内在界限,双管齐下方能驱利避害,实现生命科技之应有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