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文学经典电视影像传播诸问题探析
【6h】

文学经典电视影像传播诸问题探析

代理获取

摘要

现代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文学艺术逐渐趋向媒介化,文学经典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信息时代阅读领域的巨大变迁,文字文本阅读越来越被电视影像文本所取代。大量文学经典走入电视屏幕虽然推动了文学经典的大众化传播,但同时也带来一些诸如曲解、误读、戏说文学经典的现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文学经典的存在价值。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本文对文学经典在电视影像中的传播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并围绕意识形态、文化、审美等三个方面对文学经典在电视传播中应具有的价值取向进行了阐述。认为电视传播文学经典是建设我国先进文化主流意识形态的需要,在传播时应寻找一个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契合点,使影像作品成为具有雅俗两种文化互渗的一个新艺术;在审美取向方面,应充分挖掘视听、影像语言的潜能,提高作品的思想艺术性,逐步提升大众的审美鉴赏力。另外,本文还对文学经典在电视影像传播过程中的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它不仅受到来自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宏观控制,同时还受到来自传者、受者、收视率等因素的微观控制。因此,对如何提高文学经典的电视传播质量,本文认为:第一,应该用现代视角审视历史语境下的经典,把我国传统经典文化与现代文明结合起来,挖掘其现代性意义。第二,文学经典的影像重塑不仅仅是单纯地“忠实”原著,按原著的面貌进行从文字到影像的机械转换,而是要在理解和发现的基础上,按照电视传播艺术的规律进行重构。第三,对于文学经典的娱乐性传播,我们应该把握一个“度”,应在潜移默化中引导提升受众的文化素养和审美品位。第四,建议设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节目评价体系,各项指标综合考虑,不能唯市场论成败,片面地去衡量节目。
   文学经典的影像传播是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一种大众文化现象。文学经典需要借助电视传播的形式不断向大众文化渗透与辐射,赢得更多的受众,而大众文化也需要借助名著效应提升文化品位,这是一种双方都需要的互动。随着新传播媒体的发展和普及,文学经典的传播会有更多新的形式出现,但无论如何改变,其文学的本质和经典的品质是永恒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