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清末暂行内阁研究
【6h】

清末暂行内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 论

一、研究意义与思路

二、研究综述

三、概念界定

四、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清末政体改革的必然

一、军机处的弊端

二、国内督抚奏请变更专制政体

三、立宪派倡导改革专制政体

四、革命派在声势上的施压

五、日俄对政体改革的影响

第三章 暂行内阁的组建过程

一、责任内阁的提出及其流产

二、国会请愿运动的推动

三、先内阁后国会决议的出台

四、责任内阁的提前成立

第四章 暂行内阁的内外政策

一、暂行内阁的对内政策

二、对外交涉

第五章 简评暂行内阁

一、暂行内阁的出台及其夭折是历史的必然

二、暂行内阁运行中的问题与成效

三、暂行内阁具有过渡的特征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考研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1911年5月8日,清廷设立了一责任内阁。对此,学术界已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从制度方面进行了一定的肯定。但是,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存在着宁贬勿褒的倾向,不少论断有悖于历史真相,特别是对其性质和作用缺乏系统的、深入的分析。如在性质方面,往往以定型、定性式的“皇族内阁”对其加以论述,认为它是皇族集权的大暴露,是假内阁,是怪胎。而实际上,随着宪政体制改革的推行,渐变式宪政改革的主张便逐渐在国会请愿运动大规模的推动下发生了逆转,致使清末的预备立宪也就被推到了它加速的跑道上来。因而,清廷不得不缩短预备立宪年限,明确规定宣统五年开设议院,先将官制厘定,提前颁布试办,预即组织责任内阁。预备立宪年限的递减继而又使各项事宜均需被加速筹办。在这种形势下,提前成立一个统一性的行政中枢,对预备立宪进行集中的规划,也就成为此时的一种必要。基于此,清廷所设的这个责任内阁只不过是因时势所需而不得不提前成立的暂行内阁,是被20世纪初超前与失序的时代所催生的早产儿。
  此外,它的作用也并非像学术界所笼统论述的那样,仅在于制度方面的进步。实际上,从它半年内的操作状况来看,除了出现一些问题外,它在政治、经济、军事、人事安排等方面都还是有了一定的进步。如政治方面,设置了专门负责撰拟法律、法令和查核各部所拟草案的法制院,并使其立即运作。同时,还订立分权办事规则,改革京外官制,裁汰府城首县,抽取财力筹设地方审判厅等。经济上,拟订国家税、地方税章程,筹划预算、决算,核实皇室经费,改革币制,扩充海运及银行业务,加强对外贸易,推行铁路干线国有并筹措借款加速筑路等;军事上,筹设海军司令部及海军完备机关,考察军港及测绘地图,培养军事人才等,这些都不同程度地为中国军事化的建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此外,在其它方面也还是有所运作的,如建立中央教育会,提倡普及教育,实行奖励政策,禁赌及帮助华侨,防治鼠疫,拨款救助吉林火灾,分省禁运洋药等。这些都是暂行内阁在被催生出来后所续办的,或开始着手的大事,有些方面已经在其半年内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它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国务大臣关系不合,相互抵制,运行过程中措施欠佳等。最终,由于它的早产,使其在营养方面严重不足,并伴随着一系列的问题,使其正在加速对各方面进行筹划之时,在超前与失序的进一步推动下而夭折,为袁世凯“完全责任内阁”所取代。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