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有效市场理论与我国股票市场有效性分析
【6h】

有效市场理论与我国股票市场有效性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主要概念的界定

1.3 研究思路与总体框架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国内外对市场有效性研究的文献综述

2.1 市场有效假说形成与发展的文献回顾

2.2 对市场有效性检验的文献回顾

2.3 市场有效假说受到质疑方面的文献回顾

2.4 对我国股市有效性检验的研究评述及本文的改进

第3章 市场有效性的理论分析

3.1 随机游走理论

3.2 有效市场理论的基本内容

3.3 对股票市场效率的认识

3.4 市场信息、股票价格与市场有效性的关系

3.5 对EMH的争议及解释

第4章 我国股票市场有效性的实证检验

4.1 我国股市弱式有效性的检验

4.2 我国股市半强式有效性的检验

第5章 我国股市效率低的原因及改善对策

5.1 造成我国股市低效率的原因

5.2 提高市场有效性程度的几点建议

结 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有效市场假说理论是现代金融经济学领域两大基石之一,对市场有效性的研究一直是金融学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Fama于1970年正式提出了市场有效性被广为接受的定义,形成了有效市场理论的框架体系,同时,也奠定了理论本身在金融学理论中的基础地位。因此,对市场有效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的二十余年中,市场迅速扩张,股票市场总市值占GDP的比重也逐渐上升,表明股票市场的经济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了,是一国国民经济的晴雨表。从萌芽、产生、发展到向规范化推进的过程中,中国股市在发展中慢慢成熟,同时也暴露了“股市泡沫”、“政策市”及“信息非对称”等问题。通过对我国股市有效性程度的研究,一方面,可以提高资源优化配置功能的实施,也为证券监管部门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提供参考;另一方面,可以帮助投资者作出合理的投资决策,理性投资。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学者在市场有效性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整理归纳,并指出了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本文进行相关研究的改进等。其次重点分析了市场有效性的理论基础,论述了市场有效性的内涵及形式、前提条件等基本内容,在正确认识股票市场效率的基础上,阐述了市场信息、股票价格与市场有效性之间的关系,为接下来的实证研究与分析提供了基础。然后,运用实证方法检验了我国股票市场是否存在弱式有效性,并从新股发行事件的超额收益率和信息含量两个角度分析是否进入半强式有效。最后,根据实证结果分析了我国股市低效率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我国股市成立时间较短,是一个新兴市场,对于市场有效性的研究起步较晚,需要进行相关的经验总结。本文通过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运用最新数据,对我国股市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我国股票市场已具有弱式有效性,且沪市比深市更具有效率;第二,我国股市尚未进入半强式有效,但有效性水平有所提高。要有效提高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程度,要大力培养和发展机构投资者,努力实现股票全流通,规范投资者行为,提高理性程度,并建立严格的多层次监管体系,以实现我国股票市场的日趋成熟化。

著录项

  • 作者

    毛春林;

  • 作者单位

    湘潭大学;

  • 授予单位 湘潭大学;
  • 学科 西方经济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田银华;
  • 年度 2012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F832.51;
  • 关键词

    股票市场; 有效性; 评价指标; 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