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树的意象看乔治·赫伯特的理想圣殿
【6h】

从树的意象看乔治·赫伯特的理想圣殿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Introduction

Chapter One Temple in Harmony with the Management of Trees

1.1 Man in Justice:Trees in the Lord’s Management

1.2 Man in Peace:Trees in Order

Chapter Two Temple with Virtue by the Cultivation of the Tree

2.1 Man’s Improvement:Cutting the Boughs of the Tree

2.2 Man with an Eternal Soul:Watering the Bole of the Tree

Chapter Three Temple for Self-verification by the Growth of the Tree

3.1 Man’s Fulfillment:Being the Tree with the Fruit

3.2 Man’s Service to Others:Being the Tree with the Shade

Conclusion

参考文献

Informative Abstract in Chinese

Résuméand Publications since Entering the Program

展开▼

摘要

乔治·赫伯特是十七世纪英国玄学派诗人之一,其诗歌大部分为宗教诗,善于应用传统意象来形象地表达其对上帝的思想感情。对乔治·赫伯特而言,《圣经》上记载的宗教原则、形式和习俗是其诗歌取之不竭的灵感源泉。他的诗集《圣殿》在1633年出版后,凭借其虔诚的宗教思想和独特的表现形式,赢得各界人士的赞誉,并且一直受到读者的青睐。柯勒律治、艾默生、艾略特就曾是赫伯特诗歌的忠实读者。在国内,由于其诗歌的宗教色彩浓厚,对非基督徒来说较难理解,故读者不多,学者们对赫伯特的诗歌研究也相对较少。至今诗集《圣殿》在国内仍未被整体译介,只有其中少数几首诗歌有译作。
  意象是作者在构思时头脑中形成的符号,主观感情色彩的形象。文学意象是主观作者的情感与客观社会生活的统一。赫伯特在诗集《圣殿》中运用大量意象来表达其对上帝的思想感情。树是赫伯特诗歌中的一个重要意象,借树这一意象表达对人生的最高理想。在基督教中,圣殿是指基督徒敬奉上帝的崇拜场所。在赫伯特的诗歌中,圣殿具有不同的含义。它或指社会,或指教区,是赫伯特构建的理想的生存环境。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圣殿,赫伯特并没有直接呈现。此文通过对树的分析,联系赫伯特的主观情感和客观社会生活,来探讨圣殿的特征,有助于我们全面理解赫伯特的诗歌。
  赫伯特通过对圣殿的三个方面的内涵——和谐、美德以及自我实现探讨来展示自己理想,这些理想正好代表17世纪人们的心声。在时局动荡的17世纪,人们急切需要领导者的公正和和平方式对社会进行管理;人们需要完善自身素质,提高社会道德水准;在这个社会里人们能把自身的才华与社会服务结合起来,能够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借用树的意象,赫伯特成功地传输了对自己的愿望和对自己国家和社会的期待。作为一个宗教人士,赫伯特也只能借用树的意象,更多地从塑造社会稳定、美德以及自我完善等方面进行书写,没有触及到当时的社会阶级矛盾。所以他的解决方案是一种理想状态。事实上,赫伯特构建的圣殿只存在于他的想象中,是虚构的。

著录项

  • 作者

    王明;

  • 作者单位

    湘潭大学;

  • 授予单位 湘潭大学;
  • 学科 英语语言文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熊毅;
  • 年度 2012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I561.072;
  • 关键词

    英国诗歌; 乔治·赫伯特; 理想主义; 树意象;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