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几种挥发性芳香物质对采后柑橘绿霉的作用
【6h】

几种挥发性芳香物质对采后柑橘绿霉的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 论

1.1柑橘采后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技术

1.2 芳香类物质应用于果蔬的研究进展

1.3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目的

第2章 柠檬醛对指状青霉的抑制和柑橘果实品质的作用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设备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4 小结与讨论

第3章 辛醛对指状青霉的抑制和柑橘果实品质的作用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设备和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4 小结与讨论

第4章 芳香类物质组合对指状青霉的抑制和柑橘腐烂率的作用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设备和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4 小结与讨论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本论文主要的研究成果

5.2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展开▼

摘要

采后柑橘80%的腐烂是由指状青霉引起的。现在防治采后致病菌主要采用化学合成杀菌剂。但是由于化学杀菌剂会有大量的残留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病原菌也很容易对其产生抗药性,因此尽快寻找一种天然的,不污染环境的,又能被人们接受的杀菌剂成为学者关注的热点之一。
  本研究探讨了柠檬醛、辛醛和8种组合混合物(由柠檬醛、辛醛、α-松油醇、β-芳樟醇4种挥发性芳香类物质组合)在离体条件下对指状青霉菌丝体生长的影响,也探讨了它们在活体实验中对柑橘果实品质Vc含量、着色指数、pH值、可溶性固形物和体内抗氧化性酶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及与衰老相关的酶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物质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
  (1)离体条件下,柠檬醛、辛醛和8种组合混合物(由柠檬醛、辛醛、α-松油醇、β-芳樟醇4种挥发性芳香类物质组合)均可抑制指状青霉菌丝体的生长。其中,柠檬醛在离体条件下对指状青霉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2.0μL/mL,最小杀菌浓度(MFC)为4.0μL/mL;辛醛在离体条件下对指状青霉的MIC为0.5μL/mL,MFC为1.0μL/mL;在两两组合中,柠檬醛+辛醛(v/v:4:1)的组合对指状青霉的MIC为2.5μL/mL,MFC为2.5μL/mL;柠檬醛+α-松油醇(v/v:1:1)的组合对指状青霉的MIC为4.0μL/mL,MFC为4.0μL/mL;柠檬醛+β-芳樟醇(v/v:1:1)的组合对指状青霉的MIC为4.0μL/mL,MFC为8.0μL/mL;辛醛+α-松油醇(v/v:1:4)的组合对指状青霉的MIC为2.5μL/mL,MFC为5.0μL/mL;辛醛+β-芳樟醇(v/v:1:4)的组合对指状青霉的MIC为2.5μL/mL,MFC为5.0μL/mL;α-松油醇+β-芳樟醇(v/v:1:1)对指状青霉的MIC为8.0μL/mL,MFC为16.0μL/mL;在三三组合中,柠檬醛+辛醛+α-松油醇(v/v/v:4:1:4)的组合对指状青霉的MIC为2.25μL/mL,MFC为5.0μL/mL;柠檬醛+辛醛+β-芳樟醇(v/v/v:4:1:4)的组合对指状青霉的MIC为2.25μL/mL,MFC为5.0μL/mL。选出柠檬醛、辛醛、柠檬醛+辛醛(v/v:4:1)进行活体条件下的抑菌实验。
  (2)活体条件下,柠檬醛在浓度为1×MFC的时候抑菌效果不明显,但随着浓度增加,抑菌效果明显增强,腐烂率得到降低。当浓度为10×MFC时,抑菌效果最好,在贮藏6d后腐烂率仅为67%;辛醛在浓度过高和过低的时候抑菌效果都不理想,仅当浓度为2×MFC时,抑菌效果最好,在贮藏6 d后腐烂率只有对照组的33%。且当浓度>2×MFC时,随着浓度的增加,腐烂率也随着增加;柠檬醛+辛醛在所设定的浓度范围内抑制腐烂率的效果不理想,柠檬醛+辛醛(10×MFC)也只能在贮藏初期4d的时候降低腐烂率为73%。选取柠檬醛(10×MFC)、辛醛(2×MFC)做果实品质检测和酶活实验。
  (3)在测定果实品质结果中,柠檬醛(10×MFC)的处理可有效的增加柑橘果实的Vc含量,但对着色指数,pH值,可溶性固形物等含量没显著影响;辛醛(2×MFC)处理对柑橘果实的Vc含量,着色指数,pH值,可溶性固形物等品质含量都没显著影响(P<0.05)。
  (4)酶活实验结果表明,柠檬醛(10×MFC)的处理可诱导提高体内的抗氧化性酶活CAT、SOD、POD,抑制PPO,PAL,MDA等与衰老相关的酶活和物质,其作用在第3 d尤为明显;辛醛(2×MFC)的处理诱导提高了体内的CAT、SOD、POD等抗氧化性酶活,抑制了H2O2的生成,也抑制了PAL、MDA等与衰老相关的酶活和物质。
  (5)采用扫描电镜(SEM)观测柠檬醛+辛醛(v/v:4:1)处理的指状青霉菌丝体,发现菌丝体变形干瘪。通过测定细胞成分的释放、pH值和胞外电导率,发现柠檬醛+辛醛(v/v:4:1)的处理使得OD260值、pH值和胞外电导率均在30min后有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细胞成分大量释放,细胞膜的选择通透性遭到破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