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明弧堆焊高硼合金的显微组织及耐磨性
【6h】

明弧堆焊高硼合金的显微组织及耐磨性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硼的来源

1.2硼合金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目标

第2章 合金设计及实验流程

2.1合金系选择与配方设计

2.2实验材料及设备

2.3实验流程

第3章 明弧高硼堆焊合金组织及性能的研究

3.1电流对高硼堆焊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3.2 硼对明弧高硼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3.3 B4C对高硼堆焊合金的影响

3.4 小结

第4章 Mn、Si、Mo对高硼堆焊合金组织及性能影响研究

4.1 Fe-Si对高硼堆焊合金组织及性能影响分析

4.2 Fe-Mn对堆焊合金组织及性能影响分析

4.3 Fe-Mo对高硼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4.4 小结

第5章 WC颗粒、Ti对高硼明弧堆焊合金组织和性能影响

5.1 WC颗粒对高硼堆焊合金组织及性能影响分析

5.2 Fe-Ti对高硼合金的显微组织及耐磨性的影响

5.3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高硼明弧堆焊合金组织及性能

6.2 课题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公开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高硼合金具有自熔性,即自脱氧性,熔体流动性较好,焊缝成形美观。硼相对资源丰富,可减少W,Mo、Nb和Cr等消耗,显著降低药芯焊丝材料成本。硼合金所含Fe2B主耐磨相热稳定性好、显微硬度高达至1400~1500HV0.1,其耐磨粒磨损性能良好。鉴于以上优点,本文在Fe-Cr-B-C基础上通过优化合金系制备了高硼合金。
  采用金属粉型药芯焊丝在Q235A上明弧堆焊三层Fe-C-B-Cr系合金,以洛氏、显微硬度计和耐磨粒磨损试验机分别测试合金宏观、显微硬度及其磨损失重;以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观察研究合金的显微组织、组织形貌以及相成分。
  首先,研究了电流对Cr12B4SiMn高硼堆焊合金显微组织及耐磨性的影响。背散射扫描电镜下显示,高硼合金的主耐磨相M2B内置于团状M23(C,B)6中间。电流增大,其四边形 M2B数量及其显微硬度的明显提升,而γ-Fe基体消失,M23(C,B)6和α-Fe(M)等相数量减少;Cr12B4SiMn合金随电流增加其宏观硬度先升后降,耐磨性先变好后小幅度波动。耐磨性改善的主要原因是内置式块状M2B的显微硬度和数量显著提升的结果所致,该合金主要磨损机制表现为显微断裂。
  接着,采用单一组分变量法分别研究了Fe-B、B4C、Mn、Si等组分对高硼明弧合金组织及性能影响。试验表明,含硼组分对焊缝成型、残留熔渣量影响较为明显。Fe-B组分增加时,初生M2B增多,初生硼碳化物M23(C,B)6也增多,合金硬度增大,裂纹敏感倾向加大。B4C升高时,合金晶粒先细化,接着初生相M23(C,B)6变粗,磨粒磨损测试时,硬质相呈块状剥落,致使耐磨性降低。Mn/Si常用于联合脱氧,其中Si是缩小奥氏体区元素,改善熔体流动性,减小飞溅;当硅含量上升时,高硼合金硬度提升,主要因为Si固溶于γ-Fe和α-Fe基体,促进碳原子聚集,致使其硼碳化物集中分布,而初生硼碳化物 M23(C,B)6的形态、尺寸和数量对合金硬度影响显著。Mn是奥氏体稳定化合金元素,降低 Ms点,适量 Mn可增加γ-Fe,对合金韧性有利,试验显示Mn对合金宏观硬度影响不大,对耐磨性影响却较为明显。
  作为外加强化相,WC/W2C对高硼药芯焊丝的工艺性能及其合金性能都有较大影响。WC/W2C量合适时,焊接过程中飞溅小且少,颗粒过渡较快,堆焊层表面成型好,光亮近于无渣,无孔洞、夹渣等缺陷。WC/W2C促进了高硼合金中M7C3的形成;钨具有固溶强化作用,致使马氏体减少,奥氏体微升,其合金组织呈定向生长。Ti对碳原子亲和力强,生成 TiC颗粒(其显微组织硬度为3200~3800HV0.1),弥散分布;TiC相先期形成消耗合金的碳含量,减少了M23(C,B)6中硼含量而使其相韧性得到改善,并以 TiC颗粒为非均质形核核心,从而使组织得到细化,提高了合金的耐磨性。但Ti过量,会使焊接气氛还原性太强,对碳化物合成反应起到抑制作用,反而降低合金耐磨性,不宜加入过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