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选择研究
【6h】

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选择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1.3 研究方法及思路

第2章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概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相关理论分析

2.3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相关原则

2.4 实现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意义

第3章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1 推进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的问题

3.2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原因分析

第4章 国外推行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经验和启示

4.1 国外推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践经验

4.2 国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第5章 实现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选择

5.1 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保障农民基本权力

5.2 深化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改革

5.3 转变政府职能建立评估体系

5.4 深化改革公共服务配套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水平迅猛增长,虽然经济的快速发展显著提高了居民原有生活水平,但是却产生诸多社会问题。在我国,农民阶级的社会地位低下,因此并没有充分享受到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成果,而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忽视社会公平,重效率,轻民生,导致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加大。这些差距不仅体现在城乡人民的收入及经济发展水平上,更体现在城乡基本教育、社会保障和公共医疗卫生上。社会调查研究反映出我国农村生活质量普遍低于城市生活水平,农村医疗没有保障,教育水平低下,文化技能偏低,娱乐方式单调等一系列问题。这些基本公共服务上的差距引发了许多社会矛盾和问题,严重阻碍了城乡经济的发展和一体化进程。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因此,改善民生并缩小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迫在眉睫。2005年,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正式地将“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以书面形式提出来。2006年3月通过的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提出了一个新命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我国的基本公共服务指明了方向。在此背景下,为加快统筹城乡发展以及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系统研究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本文通过官方统计资料、文献分析以及实际考查,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意义和内涵进行探讨,对目前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现状和原因进行分析,从我国城乡基础教育非均等化、我国城乡基础设施非均等化、我国城乡社会保障非均等化、我国城乡医疗卫生非均等化四个方面来分析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存在的问题,认为当前我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以及我国现有的财政制度是造成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过大的主要原因,进而通过借鉴和学习国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经验,结合本国实际国情,提出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方法和对策:推进改革,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深化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努力建立公平合理的城乡公共服务体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