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微生态制剂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临床研究
【6h】

微生态制剂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1.2 病因及发病机制

1.3 诊断及治疗

1.4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与多烯磷脂酰胆碱

1.5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与微生态制剂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2.1 观察对象

2.2 材料

2.3 方法

2.4 疗效评价标准

2.5 不良反应

2.6 统计学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一般情况分析

3.2 症状改善评价

3.3 体重指数改善评价

3.4 对血清指标的影响

3.5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3.6不良反应分析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进展研究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1.目的:
  微生态制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观察治疗前后血清内毒素、一氧化氮(NO)、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临床症状、体重指数(BMI)、肝脏B超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
  2.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且具有转氨酶、血脂升高的中重度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66例随机分成A、B两组。其中男性35例,女性31例,男女比约为1.14:1。年龄最小22岁,最大60岁,平均年龄42.58岁。患者病程最短的6个月,最长达15年。A组33例予以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B组33例患者予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及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两组均予以常规运动疗法、饮食控制。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血清内毒素、NO、ALT、AST、TG、TC、临床症状、BMI、肝脏B超及不良反应分析,用SPSS计算机统计分析治疗前后上述观察指标改变情况。
  3.结果:
  在临床症状方面,治疗12周后2组患者临床症状相比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B组临床症状改善程度相比A组明显(P<0.05),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BMI方面,2组患者BMI相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B组BMI下降程度相比A组明显(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转氨酶方面,治疗前A、B组各患者转氨酶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转氨酶较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且B组转氨酶改善较A组明显(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血脂方面,治疗前 A、B组各患者血脂无明显差异(P>0.05),所有患者治疗后TC及TG较治疗前均有降低(P<0.05);B组TC及TG改善较A组明显(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血清内毒素及NO方面,A、B组各患者治疗前血清NO及内毒素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二者具有可比性,A组血清 NO及内毒素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改变(P>0.05),B组治疗后血清 NO及内毒素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B组治疗后血清NO及内毒素较A组下降明显(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直线相关分析:血清NO与内毒素呈正相关(r=0.739,P<0.01)。经过12周的治疗,A、B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3.3%和90.3%,B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A组中出现腹泻者2例(6.06%);因未能坚持运动疗法及饮食治疗3例(9.09%)。B组中出现上腹部不适1例(3.03%);因未能坚持运动疗法及饮食治疗1例(3.03%)。
  4.结论:
  1.单独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配合运动及饮食疗法治疗中重度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可降低血脂、转氨酶,但在降低血清内毒素及NO的作用并不明显。
  2.微生态制剂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中重度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能更好的降低转氨酶、血脂及BMI,且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增高,说明两种药物在治疗中重度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有协同作用,亦能明显降低内毒素及NO,对于NAFLD患者的治疗有积极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