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免疫学方法对兔小关节异体移植的影响研究
【6h】

不同免疫学方法对兔小关节异体移植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主要缩略语英文索引

目录

前言

实验材料

1 实验动物

2 主要仪器与设备

3 实验耗材

4 主要试剂

5 主要试剂配制

实验方法

1 实验分组

2 术前准备及麻醉

3 手术方法

4动物的饲养

5 移植物病理组织学检查(HE染色)

6 新西兰兔IL-6、IL-2酶联免疫分析

7软骨状态的Wakitani score评分

8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大体标本观察

2 术后8周检测血清中白介素-2及白介素-6

3 术后12周X线检查结果

4软骨Wakitani score评分

讨论

1 小关节毁损现行的治疗方法:

2 实验结果分析及探讨:

3 实验难点:

4同种异体小关节移植远期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骨软骨移植的基础科学和临床应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本研究采用多种免疫学处理方法,对比研究兔同种异体小关节移植的实验效果,旨在探讨一种减少同种异体小关节移植免疫排斥反应,促进骨折愈合及避免关节退变的有效措施,为临床上行同种异体小关节移植术提供新途径。
  方法:
  随机选取48只成年雄性新西兰兔,以新西兰兔上肢第三掌指关节为研究对象,术前1月处死18只新西兰兔取第三掌指关节进行深低温保存,余下30只随机分A、B、C、D、E组,每组实验动物为6只。A组为同种异体关节直接移植组,B组为同种异体关节直接移植+FK560免疫药物组,C组为冷冻处理的同种异体关节移植组,D组为冷冻处理后的同种异体关节移植+FK560免疫药物组,E组为冷冻处理后的同种异体关节移+FK560+MMF+Pred药物组。异体关节移植术后分别于4周将实验各组处死1只新西兰兔观察其大体标本,8周抽取各实验动物组血清进行IL-2及IL-6含量检测,12周进行影像学检查,48周将实验动物全部处死进行常规HE染色切片来观察骨折的愈合以及关节面软骨的情况。对比各组的实验结果,实验数据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
  结果:
  1)大体结果:术后4周大体标本除A实验组3只新西兰兔创口出现不同程度的红肿、溃烂,其余4组创口均顺利愈合。2)术后8周取兔血清观察白介素-2结果:方差分析显示各组间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163,P<0.001)。B、C组与A组比较P<0.001,D、E组与B、C组比较P<0.001。B与C组之间无差异(P=0.150),D与E组之间无差异(P=0.721)。结果显示A>B、C>D、E。术后8周白介素-6结果:方差分析显示各组间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2.864,P<0.001).B、C组与A组比较P<0.001,D、E组与B、C组比较P<0.001。但B与C组之间无差异(P=0.164),D与E组之间无差异(P=0.378)。总结果显示A>B、C>D、E。3)术后12周X线显示:骨折端骨痂生长情况及皮质骨塑形情况,总体相比B、C、D组结果均明显优于A.B组。4)术后48周组织学观察关节软骨面Wakitani score评分:A组得分远高于其它组,B、C组间以及D、E组间差异不大。总体得分为:A>B、C>D、E。
  结论:
  同种异体小关节移植时,供体关节术前经深低温冷冻处理,术后短期使用免疫抑制药抗排斥,不仅可以有效的减少免疫排斥反应,也可以促进自体骨与供体骨更好的愈合,而且能延缓移植关节远期的关节退变,从而最大程度的保存异体移植关节的功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