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微创经皮下颈椎椎弓根置钉的三维解剖学研究
【6h】

微创经皮下颈椎椎弓根置钉的三维解剖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主要英文缩略语索引

第一章绪 论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正常下颈椎椎弓根影像学模型三维测量

2.2 数据统计分析

第三章 实验结果

3.1 颈椎棘突数据测量

3.2 椎弓根数据测量

3.3 进钉点相关参数的测量

3.4 C点到各平面的距离

3.5 线CF-线CG之间的角度

3.6 进钉轴线L到平面的角度

3.7 皮肤深度

第四章 讨 论

4.1 椎弓根螺钉固定术

4.2 微创椎弓根螺钉固定术

4.3 三维技术与逆向工程技术

4.4 颈椎数字化椎弓根进钉通道的特征

第五章 结 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微创脊柱外科应用进展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对三维重建和逆向工程技术的使用,对颈椎椎弓根螺钉进钉点有关参数进行测量,讨论颈椎椎弓根与棘突的三维位置关系,为临床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及相关瞄准器的设计提供解剖学数据参考并指导临床手术操作。
  [方法]随机抽取非颈椎疾病患者20人,其中男性10人,女性10人,年龄19~46岁,平均35岁。对C3~C7进行CT扫描,将获得的CT数据集导入Materialise Mimics18.0软件,重建颈椎三维解剖模型,再将单个椎体三维模型导入UG imageware13.2软件,建立三维参考平面(正中矢状面、经椎弓根中部水平面、冠状面),以此作为测量参考系。将椎体由前至后分成10等份,确定为椎体边界深度,从椎体的外侧到椎体内侧分别为100%、90%、80%、70%、60%、50%、40%、30%、20%、10%、0%;以70%、80%、90%边界深度为研究基础,分别测量椎弓根通道最大进钉螺钉半径(R)、进钉角度(Ap)及通道长度(L)。测量进钉点分别到三个参考平面的距离。C点为进钉轴与冠状面的交点,测量C点到进钉点的距离(BC),C点到各平面的距离。测量 C点分别与椎弓根内侧、外侧壁中点(F、G)的连线之间的角度。测量进钉点到棘突末端的距离(BE)、C点到棘突末端的距离(CE)。以及测量进钉通道到各个参考平面的夹角。测量进钉点、棘突末端到皮肤表面的距离(皮肤深度)。由同一实验者对各指标进行3次重复测量,结果取均值。对测量的数据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统计,获取各项指标的均值和标准差,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1)C3~7椎弓根通道内切圆半径范围在2.67~3.97mm之间,C3最小,C7最大。(2)通道长度的大小随着边界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最小在70%深度,为25.54mm;最大在90%深度,为32.78mm。(3)进钉角度随着边界深度的增加呈规律性增大,C5在90%深度最大,为40.08°。(4)C3~7的CF到CG之间的角度变化不规律。(5)进钉点到正中矢状面的距离随边界深度增大而增加,到水平面的距离差值不超过1mm,到冠状面的距离随节段增加而增大。(6)C点到进钉点以及 C点到正中矢状面的距离都随着边界深度及进钉角度的增大而增大。(7)随着边界深度增加,进钉点、C点到棘突末端的距离也随之增加。(8)进钉点到皮肤表面的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节段的增加而增大,范围为(30.54~44.63)mm。
  [结论]通过对颈椎椎弓根螺钉进钉点相关参数及其与棘突关系的三维解剖关系分析,为临床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和相关瞄准器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