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认知行为模式在主动脉夹层病人主要照顾者中的应用研究
【6h】

认知行为模式在主动脉夹层病人主要照顾者中的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前 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主动脉夹层

1.1.2照顾者的照顾负担和生活质量

1.1.3认知行为干预的研究现状

1.2.1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2.3 研究性质

1.3.1 主要照顾者

1.3.2 认知行为干预

1.3.3 照顾负担

1.3.4 生活质量

1.3.5 社会支持

1.4 理论框架

第2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纳入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2.1 研究对象

2.2.2 退出标准

2.3 样本量的计算

2.3.1 量性研究部分

2.3.2 质性研究部分

2.4 调查工具

2.4.1 主动脉夹层患者及其照顾者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

2.4.2照顾负担量表(Zarit Caregiyer Burden Interview,ZBI)

2.4.3生活质量调查量表(MOS 12-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 SF-12)

2.4.4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

2.5.1 现状调查

2.5.2 质性研究

2.5.3 干预方法

2.6.1设计阶段

2.6.2 实施阶段

2.6.3 资料收集、整理与分析

2.7 统计分析

2.8 伦理原则

2.8.1 研究对象知情同意

2.8.2 调查内容严格保密

2.9 研究路线

第3章 研究结果

3.1主动脉夹层病人主要照顾者的照顾现状

3.1.1 主动脉夹层病人主要照顾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

3.1.2 主动脉夹层病人的一般人口学资料

3.1.3 主动脉夹层病人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负担

3.1.4 主动脉夹层病人主要照顾者的生活质量

3.1.5 主动脉夹层病人主要照顾者社会支持现状

3.2 质性研究结果

3.2.1 主动脉夹层患者主要照顾者的一般资料

3.2.2 主题1 照顾者心理负担和压力过重

3.2.3 主题2 疾病相关知识缺乏

3.2.4 主题3 心力交瘁与健康状况下降

3.2.5 主题4 经济负担沉重

3.3主动脉夹层照顾者及病人干预前一般人口学资料

3.3.1 两组照顾者一般人口学资料比较

3.3.2 两组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的比较

3.3.3 干预前照顾负担总分与个人负担得分和责任负担得分比较

3.4.1 两组照顾者干预前后照顾负担得分比较

3.4.2 两组照顾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比较

3.4.3 两组照顾者干预前后社会支持总分比较

第4章 讨论

4.1 AD病人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负担现状

4.2 AD病人主要照顾者的生活质量现状

4.3 AD病人主要照顾者的社会支持现状

4.4 照顾者的AD知识情况及自身体验

4.5 认知行为干预对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的影响

4.6 认知行为干预对主要照顾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4.7 认知行为干预对主要照顾者社会支持的影响

4.8.1创新之处

4.8.2不足之处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主动脉夹层病人的护理进展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通过了解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患者的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负担、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现状,研究基于压力评估应对理论的认知行为模式干预对其照顾负担、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度的作用效果,为更好地促进患者恢复,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1)采用随机抽样法,对2016年5月-2017年6月之间在衡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胸外科一病区和心胸外科二病区住院的170名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主要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自制问卷收集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一般资料,分别采用《Zarit护理负担量表》、《生活质量调查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估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负担、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情况。 (2)选取量性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对象进行质性研究。对10名AD患者的主要照顾者进行深度访谈,分析主要照顾者在照顾期间遇到的问题和心情体验情况。 (3)将照顾负担总分≥21分的97名AD患者的主要照顾者作为干预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分别为49名和48名。两组均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干预组同时进行认知行为模式干预。干预前及干预后评估两组完成整个研究过程的(共92名,每组各46名)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负担、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情况。 (4)应用SPSS17.0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用数(n)或率(%)表示,采用X2检验、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近似t检验、配对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本研究共收集162份有效问卷。在162名主动脉夹层病人主要照顾者中,照顾负担总分为(34.26±17.26),59.88%(97例)主要照顾者存在中度以上的照顾负担;个人负担得分为(22.25±7.54),责任负担得分为(8.97±4.72);照顾者的生活质量躯体健康维度得分为(46.37±7.54),精神健康维度得分为(46.05±7.86)。 (2)主要照顾者社会支持总均分为(37.55±6.51),客观支持维度得分为(8.42±4.76),主观支持维度得分为(21.61±3.23),对支持的利用度得分为(7.52±3.69)。 (3)质性研究得到四个主题,分别是主动脉夹层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负担和压力过重、疾病相关知识缺乏、心力交瘁且健康状况下降和经济负担沉重。 (4)干预前,比较干预组与对照组的主要照顾者及患者的一般社会人口学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5)干预后,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照顾者的照顾负担总得分与各维度得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照顾者的照顾负担总得分与各维度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照顾者的照顾负担总得分与各维度得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6)干预后,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照顾者的躯体健康评分均有下降,但下降趋势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健康得分在干预后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照顾者的精神健康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照顾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7)干预后,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照顾者的社会支持总得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照顾者的社会支持明显高于对照组照顾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主动脉夹层病人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总体处于中等水平。 (2)认知行为干预能减轻主动脉夹层病人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负担,并能减轻个人负担和责任负担。 (3)认知行为干预能提高主动脉夹层病人主要照顾者的生活质量并可有效提高其社会支持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