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2016年全国高压氧医学学术会议
2016年全国高压氧医学学术会议

2016年全国高压氧医学学术会议

  • 召开年:2016
  • 召开地:郑州
  • 出版时间: 2016-10-21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会议文集:2016年全国高压氧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脑出血为脑血管病中的危急重症,其致残率极高.本文简单介绍脑出血后脑损伤机制,详尽分析了脑内血管新生的概念、作用及其所涉及的分子机制,着重阐述高压氧治疗脑出血后神经损伤的疗效,及高压氧促进脑出血后脑内血管新生的分子机制.
  •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对大鼠大脑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分化功能的影响.方法:SD大鼠分次腹腔注射CO法制作ACOP大鼠模型,采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大脑皮质和海马NG2和CC1阳性细胞数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COP后早期NG2阳性细胞反应性增多,随后逐渐减少,30天NG2阳性细胞减少最明显;ACOP后CC1阳性细胞在中毒后3天开始下降,7天明显下降,14天左右数目开始增加,但与对照组相比仍显著减少。结论:大鼠ACOP后OPCs和OLs细胞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但ACOP会调动OPCs有限的自我修复能力,诱导其增殖、分化成为成熟的OLs细胞,从而进行髓鞘再生。
  • 摘要:目的:设计并实现一种高压氧舱气体温湿度实时动态监测系统.方法:硬件采用温湿度传感器通过变送器与工控机进行通讯的方式,软件采用Delphi编写温湿度实时动态监测软件,使用MySQL数据库存储采样数据.结果:该监测系统响应速度快,操作简单,运行稳定,能够自动触发监测与存储采样值的功能。结论:该系统解决了氧舱气体温湿度实时动态监测的自动化要求,实现了氧舱温湿度监测的信息化,使得查询监测到的历史采样值更便捷。
  • 摘要:目的:探讨一氧化碳中毒对大鼠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Oligodendrocyte Precursors,OPCs)迁移的影响. 方法:采用差速贴壁法体外纯化培养大鼠OPCs,外源性一氧化碳直接处理体外培养的OPCs,建立ACOP的OPCs细胞模型,免疫荧光法鉴定OPCs纯度和形态,利用Transwell方法观察OPCs迁移情况. 结果:免疫荧光显示纯化培养的OPCs95%以上表达NG2和PDGFα,不表达GFAP和CD11b;对照组OPCs细胞迁移能力随培养时间增强,迁移细胞的数量增多,而ACOP组OPCs细胞迁移能力随培养时间下降,迁移细胞的数量减少;与对照组相比,ACOP后6h OPCs细胞迁移能力开始下降,迁移细胞数量减少,在24h及48h时细胞迁移明显降低(P<0.05);其中,ACOP后48h细胞迁移能力下降最显著(P<0.05)。 结论:ACOP会抑制OPCs细胞迁移能力,且随着中毒时间的延长而加重,从而阻碍损伤CNS髓鞘的修复,进一步阐明该机制可能对认识DEACMP及寻找其更有效的治疗手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摘要:目的:观察早期高压氧治疗对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综合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将90例DAI患者(GCS<8分)随机分成2组.每组45例,根据病情采用纳洛酮促醒、抗感染、脱水、营养脑细胞、激素治疗、针刺、对症处理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应用高压氧治疗,运用颅脑损伤预后分级{格拉斯哥(GOS)}表进行评分,比较2组患者的清醒时间及治疗后6个月格拉斯哥治疗结果(GOS)评分情况. 结果:早期高压氧治疗组患者的平均觉醒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恢复良好率高于对照组(P<0.01)。 结论:早期高压氧综合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明显缩短患者昏迷时间,降低病死及伤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摘要: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中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V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高压氧联合活血填精补肾汤,对照组给予高压氧联合尼莫地平片治疗治疗后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来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MMSE、ADL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P<0.01),且治疗组上升更显著(P<0.05,P<0.01).分级评定结果也表明,治疗组认知功能及生活能力的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1).结论:高压氧联合中药可促进脑记忆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有效方法.
  • 摘要:目的:研究四川地区应用中国持续植物状态评分量表(Chinese Persistent Vegatative State Scale CNPVSS2011.南京)与国际昏迷恢复量表(The coma Recovery Scale-Revised CRS-R2004)在持续植物状态(Persistent Vegatative State PVS)评估中的信度与效度比较. 方法:(l)纳入标准:①按照国际标准(CRS-R)诊断为VS和MCS患者;②年龄;16-80岁;③肝肾功能基本正常;④签署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24小时内使用以下药物的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药物、神经肌肉阻断剂、镇静剂;②年龄:<16岁,>80岁;③合并严重并发症(感染、出血、癫痫、)或严重肝肾功能损害。④闭锁综合症。评估金标准:国际昏迷恢复量表(CRS-R)。样本量:共纳入截止2015年5月30日四川省内PVS患者共84例,分为两组,每组42例,分别进行组间交叉双盲评估,每例患者均经3个测评员完成CNPVSS.2011/CRS-R盲评。 结果:与金标准比较,84例患者效度研究,CNPVSS.2011的敏感性为92.4%(95%CI 81.2%-96.3%),特异性93.1(95%CI 84.5%-96.8%),阳性预测值78.3%(95%CI 61.9%-88.7%),阴性预测96.3%(95%CI 94.2%-99.1%);CNPVSS.2011与CRS-R测评一致性Kappa值为0.7(P<0.01);84名患者信度研究,评分员间6项测评特征的一致性Kappa值为0.89,0.92、0.93、0.96、0.97、0.88 (P<0.01),总一致性Kappa值0.92(P<0.01)。 结论:CNPVSS.2011量表用于PVS评估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测评项目较CRS-R更为简洁,容易掌握和使用,适宜于非PVS专业医务人员广泛使用。
  • 摘要:目的:了解四川省雅安地区血管源性植物状态(Blood vessel sorigin Vegatative StatPVS)现状及发病趋势. 方法:全样本实查截止2015年12月30日雅安地区所有血管源性植物状态患者.1、诊断及评估标准:⑴按《中国持续植物状态诊断及疗效评估标准(2011南京标准)》确诊的VS或MCS;⑵确诊脑梗死或脑出血后所致意识障碍;⑶意识障碍时间>30天;排除标准:⑴闭锁综合征;⑵无动性缄默;⑶癔病⑷其他原因所致的VS或MCS.2、登记:由专职培训人员调查并填写统一表格;3、调查并登记各县、乡、村、组截止2015年12月30日生存的血管源性植物状态患者人数,4、登记各区、县医院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0日新发血管源性VS人数;5、由VS专业组专家对所有VS患者进行复查;6、使用流行病学调查统计分析软件处理数据资料。 结果:雅安地区截止2015年12月30日血管源性VS患病数为138人(脑梗死后VS 97人,占70.3%,脑出血后VS41人,占29.7%),患病率为:91.6/百万;2015年新发血管源性VS患者38例(脑梗死后VS 25人,占65.80/,脑出血后VS 13人,占34.2%),同期雅安地区VS总数为368人,血管源性VS占所有VS患者总数的37.5%。 结论:本调查显示:严重脑血管疾病是植物状态或持续植物状态重要的病因之一。
  • 摘要:文中从病种范围、治疗方法、护理方法三个方面分析乐山市老年病专科医院高压氧舱2006年11月-2015年9月30日收治的各类患者情况,肯定了高压氧治疗的效果,总结了成功经验和工作中的不足.
  • 摘要:在判断意识存在与否时,基于行为学量表的评估是临床上最常用的,其具有低成本和使用简易的优点.本文针对植物状态和最小意识状态目前临床上较常用的行为学评估量表作一个简单的概述,同时介绍个体量化的行为学评估观点,并就目前存在的争论进行阐述.
  • 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医院收治的6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2)和对照组(n=28),治疗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高压氧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结果:高压氧综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2%。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临床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 摘要:目的:探讨、总结海水溺水患者高压氧治疗方法及护理经验总结.方法:回顾2例海水溺水患者高压氧治疗护理配合.结果:2例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早起高压氧治疗配合临床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干预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新方法.方法:在心理、饮食、药物治疗基础上,使用高压氧治疗20例患者.结果:经治疗取得显著效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并用高压氧治疗,减少用药,是治疗IBS的有效方法.
  • 摘要:随着高压氧医学的深入和发展,高压氧治疗疾病的范围愈来愈广.除了临床熟悉的一氧化碳中毒外,许多以缺血缺氧改变为基础的疾病也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了.更多的临床医生拿起了高压氧这个治疗的武器并使使越来越多的病人获益.但在治疗中常常会遇见病人吸氧感到费力甚至吸不动的情况,使患者产生焦躁情绪,对于首次吸氧的病人更易产生误解和排斥。使患者对高压氧的信赖和治疗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对于高压氧工作人员应对吸氧故障的原因心中有数,及时应对解决。医院自2007年使用山东宏远TG2400型空气加压舱至今,总结了一些舱内吸氧故障的原因及解决办法。笔者建议:每月对供氧管路进行检查每月对供养氧源压力进行校对,保证氧源压力在0.5-0.8MP之间,并根据患者人数作适时调整;定期检查呼吸器,至少每月一次,发现问题及时更换;患者进舱前对患者蓝白管进行检查,由于裂口多隐于凹陷处,检查时应当将波纹管几个方向略微弯曲,以便发现;进舱前认真检查患者三通内膜片的安放及开启;对于消瘦,儿童,面部有伤口等患者可改用一级供氧,或使用咬口吸氧;主副舱内各备面罩三通及蓝白管一套,以备舱内患者吸氧用具出项问题时方便更换。
  • 摘要:目的:①通过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128例临床资料分析,以探讨ACOP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中毒程度及预后效果等特征;②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性别、年龄分布与中毒程度的关系;③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性别、年龄分布、脱离暴露环境至高压氧治疗(HBOT)时间、中毒程度以及高压氧治疗次数与预后效果的关系. 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济南军区总医院从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31日收治入院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128例进行分析。通过c2检验研究患者性别分布、年龄分布、临床表现、中毒原因等与中毒程度的关系,以及患者性别分布、年龄分布、中毒程度、脱离暴露环境至高压氧治疗时间、高压氧治疗次数与预后效果的关系。 结果:1.128例中男性与女性性别比为4.42:1,平均年龄43岁;轻度、中度、重度中毒患者分别占35.16%、42.97%、21.88%;中毒原因以煤炉取暖(58.0%)最高,其次为使用燃气热水器(16.0%)。128例患者中119例进行高压氧治疗,有效治疗率91.60%,治愈率72.27%,其中10例(8.40%)进展成为迟发性脑病。2.男性患者比例高于女性患者,且各中毒程度均为男性高于女性,性别分布与中毒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7)。3.病例年龄分布最小1岁,最大88岁,18岁以上占87.50%,20~59岁年龄段病例数最多,占总病例数60.94%,且以轻度中毒和中度中毒为主;60岁及以上老年人以重度中毒为主,年龄分布与中毒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呈直线相关关系。4.119例经高压氧治疗患者中,男性与女性病例性别比为1.38:1,有效治疗率分别为91.30%、92.00%,治愈率分别为59.30%、40.70%,性别分布与预后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824)。5.119例经高压氧治疗病例中,0~岁组、20~岁组、40~岁组、60~岁及以上组有效治疗率分别为100.00%、97.22%、93.94%、84.85%,治愈率分刑为100.00%、80.56%、88.57%、33.33%,年龄分布与预后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二者之间呈非直线相关关系。6.119例经高压氧治疗患者中,脱离中毒环境至高压氧治疗时间2小时及以下组、2~12h组、12h以上组有效治疗率分别为93.33%、91.11%、92.86%,治愈率分别为80.00%、77.78%、28.57%,脱离中毒环境至高压氧治疗时间间隔与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二者之间呈非直线相关关系。7.119例经高压氧治疗患者中,轻度中毒、中度中毒、重度中毒病例有效治疗率分别为100%、92.73%、78.57%,治愈率分别为100%、78.18%、35.71%,中毒程度与预后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二者之间呈直线相关关系。8.119例经高压氧治疗患者中,治疗次数为1~9次组、10~19次组、20~29次组、30次及以上组有效治疗率分别为75.00%、95.83%、100%、80.00%,治愈率分别为12.50%、87.50%、96.15%、40.00%,高压氧治疗次数与预后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二者之间无相关关系。9.119例经高压氧治疗病例中,进展成为迟发性脑病病例占8.40%,其中50岁以上病例占90.00%,高压氧治疗次数在30次及以上病例占80.00%,脱离暴露环境至高压氧治疗间隔时间2~12h患者占80.00%。 结论:1.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程度与高压氧治疗预后程度与性别无关,导致中毒的首要原因是煤炉取暖。2.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程度与高压氧治疗预后程度与年龄有关,60岁及以上老年人更易成为重度中毒,且预后较差;中毒程度的加重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大。3.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越早实施高压氧治疗(最好在12h以内),治疗预后效果越好。4.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程度越轻,高压氧治疗预后效果越好。
  • 摘要:文中就1例一氧化碳中毒合并ARDS病例的诊疗经验进行总结。着重就一氧化碳中毒合并ARDS诊断时需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严重一氧化碳中毒本身就可出现低氧血症,原因是一氧化碳中毒时,因HbCO不易解离,致使化学结合失去原有的运输作用,而组织严重缺氧情况下,也会利用很少量的溶解氧,致使血氧分压降低。因此,重度一氧化碳中毒合并ARDS出现血氧下降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呼吸窘迫,另一方面是因为血红蛋白被一氧化碳结合后,运输氧能力下降。因此,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早期可能无法确诊ARDS,需等一氧化碳代谢完以后,才能通过PaO2/FIO2判断是否达到ARDS诊断标准。脱离一氧化碳的环境后,在PaO2为100mmHg时,CO半排出期为128-409分钟(平均320分钟),因此,脱离环境1天后,体内一氧化碳应该已经全部排完,此时才能适用目前的诊断标准确诊有无ARDS。
  • 摘要:目的:探讨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layed encephalopathy after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DEACMP)的发生机制与防治措施. 方法:医院自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间共收治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441例,男207例,女,234例,男女比0.88,女略多于男,年龄在1个月到90岁,平均39.6岁,中毒轻度187例,中度201例,重度53例,发生迟发性脑病9例,占全部中毒的2.04%,其中,男4例,女5例,轻度中毒中无DEACMP发生,中、重度中毒发生DEACMP分别为1例和8例,全部DEACMP病人自发现中毒后均收住院正规药物治疗同时高压氧治疗.药物主要应用抗自由、细胞保护剂、脑循环及脑代谢改善药物、脱水剂、短期激素、对症治疗级营养支持.重度中毒者,前3~5天,高压氧治疗每天2次.以后每日一次,10天为1疗程,总疗程据病情而定,一般3~6个疗程. 结果:441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例中,迟发性脑病占9例,占2.04%,主要发生于45岁以上,重度中毒和中度中毒未得到正规综合治疗的患者. 结论: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发生与年龄及中毒程度成正相相关,可能与缺氧生物能(ATP)生成减少,脑细胞N+、K+泵失活,细胞代谢障碍,细胞凋亡程序激活,以及自由基损害、神经血管单元损害、免疫损伤及兴奋性氨基酸损害等多因素有关,联合药物综合治疗可减轻上述损害,高压氧治疗可有效改善细胞缺氧,增加ATP的生成,增加Survivin基因的表达,抑制细胞凋亡,预防DEACMP的发生,改善预后.
  • 摘要:目的:采用高压氧方法对骨科断指再植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与探究.方法:选取在医院骨科接受治疗的50例实施再植手术的断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给予常规措施对对照组治疗,采用高压氧方法对试验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疗效以及其甲襞微循环指标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4.00%)与对照组患者(52.00%)相比明显较高,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流态积分、形态积分以及周围态积分等甲襞微循环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高压氧方法对骨科断指再植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 摘要:脊柱伤合并脊髓损伤(Spinal cordin jury,SCI)是临床上常见的严重疾病之一,通常导致患者损伤平面以下运动、感觉和括约肌功能障碍,是引起瘫痪的主要原因,不仅给病人带来巨大的痛苦,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SCI的治疗是一个棘手的世界性难题,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临床上对SCI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高压氧(HBO)治疗和康复治疗。本科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86例,经高压氧及手术和常规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治疗时窗高压氧综合治疗和常规药物治疗对突发性耳聋疗效的影响.方法:505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综合治疗组(HBO组)和常规药物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常规予以药物治疗,HBO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同时进行高压氧治疗,分别在不同时窗对比治疗前后听力的变化.结果:在发病后24h内开始治疗,两组都可收到较好疗效;在发病24h至2w内开始治疗,HBO组比对照组疗效果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2w后开始治疗,两组治疗效果均较差。结论:高压氧综合治疗疗效显著,高压氧治疗可较好地改善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听力水平,应于发病早期(<2w)进行高压氧治疗。
  •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手部创伤后皮瓣移植联合高压氧治疗皮瓣存活率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手部机械性创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手术联合高压氧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治疗护理外,制订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术前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术后移植皮瓣的观察和护理,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等.术后3周通过观察两组患者皮瓣存活情况来对比干预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3.3%(22/30),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7%(29/30),观察组皮瓣移植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护理干预配合手术和高压氧治疗能提高手部创伤患者皮瓣移植存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压力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对实验性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大鼠出血灶周围组织Bcl-2与Bax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应用胶原酶诱导法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将90只雄性脑出血SD(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8只)、常压氧(1.0ATA)治疗组(18只)和高压氧治疗组(54只),高压氧治疗组再按不同的高压氧治疗压力分为1.8ATA组、2.0ATA组、2.2ATA组3个亚组,常压氧治疗组治疗压力为1.0ATA,每组18只,按不同治疗压力1次/d,对照组为脑出血模型组,不进行HBO/常压氧治疗,各组分别于1d、3d、5d断头取脑,每个时间点各6只.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Bcl-2与Bax的表达. 结果:1、Bcl-2表达:各组Bcl-2的表达在1d达到高峰,随后的3d、5d其表达逐渐减少,治疗组各时间点较脑出血对照组表达均增加,常压氧与脑出血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氧治疗各组与脑出血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ATA组、2.2ATA组分别与1.8AT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0ATA组与2.2ATA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Bax表达:各组Bax的表达在3d达高峰,治疗组各时间点较脑出血对照组表达均减少,常压氧治疗组、1.8ATA组、2.0ATA组与脑出血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ATA组与脑出血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HBO治疗可增加出血灶周围脑组织Bcl-2的表达,减少Bax的表达,提高Bcl-2/Bax的比例,抑制出血灶周围组织细胞凋亡;且治疗压力2.0ATA和2.2ATA组优于1.8ATA。
  • 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在急危重症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疾病早期康复治疗可以避免残疾发生或减轻残疾程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为充分发挥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早期康复诊疗作用,推动康复医学科与其他临床科室的密切合作,提高疾病诊疗效果和综合医院工作效率,2013年卫计委组织专家编写了《四肢骨折等9个常见病种(手术)早期康复诊疗原则》.根据此原则,针对医院收治的急危重症患者,如一氧化碳中毒、硫化氢中毒、氨气中毒、甲醇中毒、酒精中毒、心肺复苏术后、颅脑损伤术后、脑出血、脑梗死、脑炎、重度颅脑损伤等伴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的患者等,在生命体征稳定前提下(最早发病2小时,最迟病后2周)根据患者病情需要进行相应治疗。如,对各种急性中毒或心肺复苏术后的患者一般先进行急诊高压氧治疗(三舱7门的22人空气加压舱,治疗压力1.6~2.5ATA,加压20分钟、减压时间25分钟、吸氧时间20min×3,中间吸空气5min×2),每天1~2次,每周6天,10天一个疗程,依病情需要治疗2~6个疗程不等,疗程间隔3~7天。然后医师根据对患者功能障碍(意识、运动、言语、吞咽、认知、大小便等)评估结果,再加用相应疗程的康复治疗。对其他非急诊患者则深入各科ICU,如急诊、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骨科、儿科、心外科、呼吸内科等在床边实施各种康复治疗措施(小脑顶核电刺激、低中频电疗、吞咽治疗、下肢主被动训练仪、经颅直流电刺激、正中神经电刺激、手法治疗、红外线、紫外线等),待脱离呼吸机后加用高压氧治疗。功能障碍评价方法包括:意识障碍采用GCS评分和中国植物状态功能评分,认知功能采用MMSE评分,肌张力采用改良的Ashworth评分,肌力采用Brunnstrom分级,关节活动度(ROM)测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BartheI指数,电生理评测包括脑电图(EEG)、诱发电位(EP)等。 结果:经过相应疗程的高压氧和康复治疗后患者的意识、认知、语言、吞咽、肢体活动、平衡、协调等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除肌张力改良的Ashworth评分下降外,其他各项评价指标得分均有相应提高。 结论:高压氧结合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明显改善危急重症患者的预后,应用价值重要。
  • 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和尼尔雌醇(NYL)联合应用对去卵巢大鼠骨元素代谢的影响. 方法:①将健康5月龄雌性SD大鼠50只,用抽签法随机分成5组:假手术组;去卵巢组;NYL组;高压氧组,NYL+高压氧组,每组10只.②NYL组及NYL+高压氧组大鼠于去卵巢手术后第2天开始给予NYL灌胃,0.5mg/(kg·BW),1次/w,持续11周.高压氧组及NYL+高压氧组于术后第2天开始高压氧治疗,每天一次,10次1疗程,共3疗程,每疗程间休息6天.③疗后11周末,测定各组右尺骨骨元素含量. 结果:①去卵巢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前者骨Ca、S、Mg、Zn、Co、Mn等元素含量均明显下降,骨P含量明显增高(P<0.01);②NYL组及高压氧组与模型组比较,前两者大鼠骨Ca、S、Mg、Zn、Co、Mn的含量显著回升且骨P含量有回降(P<0.05),但均未恢复到假手术组水平(P<0.05);③NYL+高压氧组与模型组比较,前者骨Ca、S、Mg、Zn、Co、Mn等元素含量均显著回升,骨P含量显著回降(P<0.01),并基本恢复到假手术组水平(P>0.05);NYL+高压氧组与NYL组及HBO组比较,前者骨Ca、S、Mg、Zn、Co、Mn等元素含量均显著升高,骨P含量显著降低(P<0.05). 结论:①高压氧对去卵巢大鼠产生了类雌激素样作用;②高压氧对去卵巢大鼠产生的类雌激素样作用不能完全抵消去卵巢后导致的雌激素缺失③高压氧可加强NYL对抗去卵巢引起的大鼠骨元素代谢紊乱.
  • 摘要:目的:观察单次9h高压氧(hyper baric oxygenation,HBO)治疗对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大鼠线粒体膜电位和Caspase-3水平的影响. 方法:制作SD大鼠永久性MCAO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n=36)和HBO组(n=36),HBO组大鼠于模型制备成功后3h予单次9hHBO治疗,压力0.2MPa.于模型成功后3h、13h、24h,行大鼠Garcia神经功能评分,于13h、24h分别将大鼠脑组织应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缺血半暗带脑组织线粒体膜电位(MMP),ELISA法检测活性Caspase-3的水平。 结果:(1)两组大鼠在13h神经功能即有明显改善,HBO组恢复更明显,但无显著差异。(2)HBO组及对照组在13h、24h均可见凋亡细胞,但HBO组凋亡细胞数少于对照组。(3)HBO组的MMP水平在24h显著高于对照组。(4)HBO组的Caspase-3水平在24h显著低于对照组。 结论:单次9h HBO超早期治疗可抑制线粒体膜电位降低,降低Caspase-3水平,减少细胞凋亡,可能是高压氧治疗脑梗死的机制之一。
  • 摘要:目的:探讨弥散性轴索损伤患者高压氧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方法和意义.方法:对医院25例弥散性轴索损伤患者高压氧治疗的护理进行分析.结果:满意.结论:弥散性轴索损伤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中,有效正确的护理方法可以提高高压氧治疗的效果,并且可以明显减少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广泛应用并推广.
  • 摘要:肿瘤是临床常见和重要的疾病,手术治疗、放疗和化疗等已成为肿瘤治疗的有效手段,但是在其疗效及并发症防治方面仍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就高压氧治疗肿瘤的基础研究及其在肿瘤治疗和放疗并发症防治中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 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PNF治疗与单纯的PNF康复训练对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共收集病例80例随机分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PNF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予高压氧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后Fugl-meye运动功能评分和ADL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0.01);治疗组Fugl-meye运动功能评分和ADL评分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PNF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是一种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
  • 摘要:目的:观察远古大气预防保健效果.方法:亲身体验远古大气,舱内配有富含负离子床垫,本人体验采用的稳压压力为1.3ATA,舱内吸氧气(氧浓度60%左右),每天睡舱1~2次,每次75~120min.持续1年(除出差不在家).结果:全身健康康状况改善,慢性鼻炎和咽炎基本痊愈,全年没有感冒,老年斑明显变淡,头发略有增多,电脑干眼症基本治愈,双膝关节退行性变缓解,外伤性髋部疼痛消失,面部创口愈合后疤痕不明显;睡眠改善,精力提高,肌肉撕裂伤后康复时间较短。没发生任何副作用或不适。结论:远古大气确实具有促进健康,对多种疾病有防治作用,远古大气应用安全可靠可在民间普及。由于远古大气舱在使用者身边可以实现预防性和及时性应用,医用高压氧应用往往不及时,因此在防病和保健方面优于医用高压氧。
  • 摘要: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时机选择及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四川省达州市中心医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118例(125耳),给予所有患者高压氧治疗,对不同治疗时机下高压氧治疗的临床疗效、次数及耳鸣和眩晕残存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发病至高压氧介入治疗时间1-7d、8-14d、15-30d、>30d 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28/29)、88.9%(32/36)、78.6%(22/28)、68.0%(17/25),随着发病至高压氧介入治疗时间的延长,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逐渐降低(P<0.05);发病至高压氧介入治疗时间1-14d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患者的高压氧治疗次数均显著少于>15d患者(P<0.05);发病至高压氧介入治疗时间1-14d患者的耳鸣、眩晕残存率8.7%(6/69)、7.2%(5/69)均显著低于>15d患者46.4%(26/56)、33.9%(19/56)(P<0.05)。 结论:早期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较晚期好。
  • 摘要:目的:总结2005~2014年医院高压氧科住院患者病种变化并探讨与之相应的护理模式的变化. 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5~2014医院高压氧科8368人次住院患者的病种进行分析,观察科室常见6种疾病的变化趋势. 结果:住院患者的绝对住院人数持续增多,由2005年335逐渐上升至2014年1798。常见6种疾病的排名由高到低分别是:脑外伤,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及迟发脑病,脑出血,缺氧缺血性脑病,脑梗死,突发性耳聋。其中,脑外伤及脑梗死的住院患者所占比例较稳定;高压氧科以往最常见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及迟发性脑病住院患者所占比例呈逐渐减少趋势;脑出血及脑出血术后、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住院患者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以往高压氧科不常见到的突发性耳聋则成逐渐上升趋势。疾病病种的变化也决定了临床护理模式的改变。 结论:2005~2014年高压氧治疗疾病病种构成发生了变化,单纯高压氧门诊治疗及内科护理模式已无法完全满足目前患者的需要,有条件的医院可以通过建立高压氧专科病房并采用多种护理模式并存的方法使广大患者受益。
  • 摘要:随着近几年技术的发展,高压氧舱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运行过程中也随之出现了各种新问题、新隐患。高压氧安全包括两方面:高压氧舱的设备安全和高压氧的治疗安全。高压氧舱根据加压介质的不同又分为:空气加压舱和纯氧舱。本文笔者着重介绍空气加压舱的基本结构,并结合分析高压氧治疗的特点,提出了高压氧安全保障的几点对策,为其它高压氧舱的安全运行提供借鉴。
  • 摘要:目的:为了满足气管切开患者的高压氧治疗需求,对舱内患者的吸氧方式进行研究改进.方法:对高压氧的供排氧系统进行改进升级,增加独立的直吹氧气供氧管路及接口,形成“2供+1排”的供排氧结构,同时患者行高压氧治疗时使用软管连接气管套管和直角三通管,通过向气囊直吹氧气给予患者微阻力的吸氧方式.结果:微阻力吸氧方式能够显著减小呼吸阻力、降低耗氧量、降低舱内氧浓度、并且便于观察患者呼吸状态.结论:气管切开患者应用微阻力吸氧方式行高压氧治疗的改进方法很成功,值得推广.
  • 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HBO)对微波辐射致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采用30mW/cm2微波辐射Wistar大鼠,并于辐射后次日给予1.6ATA高压氧,每日1次,连续14天.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光镜观察海马神经元组织学结构.酶联免疫法测定大鼠脑组织Na+-K+-ATP酶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 结果:30mW/cm2微波辐射后7d内,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降低(P<0.05);海马神经元胞核固缩、深染,并呈进行性加重;治疗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神经元明显好转,与正常对照组相似。辐射后7d和14d,大鼠脑组织Na+-K+-ATP酶活性降低,LDH活性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与辐射组对比,辐射后7d,LDH活性明显下降[(822.61±103.99)U/gprot vs(1099.70±216.15)U/gprot](P<0.05); 辐射后14d,Na+-K+-ATP酶活性明显上升[(13.89±2.75)μmolPi/mgprot/hour vs(9.07±0.76)μmolPi/mgprot/hour](P<0.05)。 结论:30mW/cm2微波辐射可损伤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结构,造成脑组织能量代谢紊乱。HBO治疗对微波辐射所致的上述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 摘要:目的:观察高压氧(HBO)对微波辐射致大鼠脑损伤海马低氧诱导因子(HIF-1α)表达的影响,探讨HBO治疗微波辐射后大鼠脑损伤的可能机制. 方法:将100只Wistar雄性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HBO对照组、辐射组、HBO治疗组,采用30mW/cm2微波辐射大鼠,并于辐射后次日给予1.6ATA高压氧,每日1次,连续14d.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大鼠海马HIF-1α的表达,并采用Image ProPlus图像分析软件,分别计算各组海马相同面积内累积光密度值(IOD)。 结果:正常对照组和HBO对照组在各时间点基本无HIF-1α的表达,辐射组和HBO治疗组在辐射后6h有即有表达,两组IOD值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至第7天,辐射组海马神经元大量表达HIF-1α,而HBO治疗组只有少量表达,辐射组与HBO治疗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第14d-21d,两组HIF-1α的表达呈减少趋势,HBO治疗组基本恢复正常,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0.05),但辐射组仍有表达,明显高于其它各组(P<0.05)。 结论:HBO可使微波辐射诱导的HIF-1α表达明显减弱,且不会对正常大鼠脑组织造成损伤,从而起到脑保护作用。
  • 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对一氧化碳中毒后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ADAM10的影响,明确高压氧对神经细胞一氧化碳损伤后保护的机制. 方法:体外培养大鼠皮层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实验分为3组:对照组、一氧化碳组、高压氧组,后两组在含有体积分数1%一氧化碳的密室中培养,高压氧组将培养的OPCs放入动物实验舱中,以98%O2、2%CO2洗舱10min,然后15min内加压至0.35MPa并停留2h,20min内减至常压,余处理同ACOP组.三组均设6h,24h和48h时间点。采用RT-PCR方法观察不同时间点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ADAM10 mRNA 的表达。 结果:对照组各时间点ADAM10 mRNA 表达无明显变化;一氧化碳组各时间点ADAM10 mRNA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5),一氧化碳处理后ADAM10 mRNA 在6h左右表达开始降低,24h、48h继续下降,48h下降最明显,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对照组及一氧化碳组相比,高压氧组在一氧化碳处理后6h即有升高,24h继续升高,48h达高峰,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一氧化碳中毒可通过ADAM10分子及其信号通路导致OPCs细胞功能改变,从而造成CNS髓鞘损伤,这可能在ACOP后CNS损伤和DEACMP的发生、发展、预后及阐明高压氧治疗靶点中发挥重要作用,深入研究该机制可能对进一步认识DEACMP及寻找其更有效的治疗手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摘要:目的:探讨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高压氧治疗减压后肺水肿反跳的早期发现及临床护理措施.方法:以医院收治的一名男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为例,行高压氧治疗减压后出现肺水肿反跳,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治疗后患者稳定,继续行高压氧治疗,5d后停用抗生素.结果:12d后患者自觉完全恢复,出院后行高压氧治疗10次,1个月后患者恢复正常,随诊2月患者无迟发脑病,恢复工作。结论: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行高压氧治疗前临床医生和护士应重视患者肺水肿的早期诊治,同时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防止减压后肺水肿反跳。
  • 摘要:重度颅脑损伤是中枢系统最严重的损伤之一,因其致残率、致死率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由于神经元不可再生,损伤后很难恢复,至今临床治疗仍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临床上,脑功能的复苏逐渐被广大的医师所重视,高压氧(HBO)治疗已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中得到应用,是学者们所研究的热点.自2011年5月至2015年5月应用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患者120例。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HBO治疗颅脑损伤患者,对提高GOS评分,从而改善颅脑损伤后的缺血缺氧状态,促使神经功能恢复,具有极大的临床意义。综上所述,对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高压氧治疗安全性高、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的临床推广。
  • 摘要:视网膜中央动脉的分支终末血管无吻合支和侧支,一旦发生阻塞,视网膜损害严重,导致视网膜脑层缺血、缺氧,使视网膜脑层神经纤维组织发生细胞内酸中毒、水肿和钙超载,引起细胞和细胞器生物膜损害,导致变性、坏死、裂解,最终导致视神经萎缩而失明.结合高压氧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的如下原理:高压氧下,血氧分压提高,血氧含量增加,组织氧贮备增加,毛细血管内氧的弥散半径增加,可使局部缺氧视网膜和脉络膜组织氧供满足需要,纠正缺氧,有利于神经细胞恢复视功能;高压氧可加快毛细血管再生,加速侧支循环的建立,改善病变部位的血供,纠正缺氧;高压氧具有降低眼内压的作用,可减轻对视网膜和脉络膜血管的压迫作用。使血管扩张,栓子可向前移动,缩小视网膜缺血面积和缺血、缺氧程度,能够达到前房穿刺放房水的作用;高压氧能引起红细胞膜上未饱和的类脂质过度氧化,红细胞膜脆性增加,破坏亢进,使血栓出现软化、溶解,栓子变小或消失,使阻塞血管再通,使缺血、缺氧的组织获得修复;高压氧使眼底血管收缩,血管壁通透性减低,渗出减少,减轻水肿,改善微循环,打断缺氧水肿微循环障碍的恶性循环;高压氧下,吞噬细胞功能增强,纤溶系统激活,加速血栓内纤维蛋白降解,使血栓变成碎片,加上吞噬细胞吞噬起了“清道夫”作用,使血管内阻塞物液化消失或被微循环带走或弥散到淋巴组织中,促进眼底血栓和渗出物的吸收。该患者经高压氧五天十次后改为一天一次的治疗方法及改善微循环药物等治疗,3天后出现光感,5天后可看清手指,共住院19天,出院时患者视力基本恢复正常。
  • 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对脂肪栓塞的作用机制.方法:给予舱内呼吸机高压氧治疗,治疗压力2.0ATA,每次吸氧1小时,共计治疗18次,患者自主呼吸恢复良好,给予脱机.后继续给予头罩高压氧治疗15次,患者意识转清,可根据语境做出微笑或痛哭等表情.疼痛刺激肢体活动较前敏感.结果:提高血氧分压及血氧含量,提高脑组织的氧储备,从而迅速改善病灶区域供氧,改善有氧代谢,增加能量,减少酸性代谢产物;增加脑组织内毛细血管氧弥散半径;改善微循环,通过增强红细胞可变性,抑制血液凝固系统,降低血液粘度;控制脑水肿.结论:行舱内呼吸机高压氧治疗,对于改善脑功能,减轻脑水肿疗效显著,从而使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 摘要:目的:医院高压氧舱经过多年的运行,大部分设备已经出现老化现象,故障频发,安全隐患较多,为此,需进行大修,消除氧舱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并使之达到的国家标准的要求,确保高压氧舱的安全运行. 方法:根据国家标准和规范制定氧舱大修的目标、原则;再根据医院氧舱设备的状态,确定需要大修和更换的设备的详细内容,并制定大修方案;大修时,参与现场的施工,及时纠正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结果:大修后的氧舱,消除了原先存在的安全隐患,与大修前比较,操作更简单,更加实用、环境更舒适。经重庆市特检中心检测,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结论:氧舱大修前,要根据氧舱设备存在的问题,制定详细的大修方案;大修时,参与现场的施工,及时纠正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唯有如此,才能达到高压氧舱大修的预期目的。
  • 摘要:目的:探讨非外伤性颅脑损伤重症患者并发脑性耗盐综合征(CSWS)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尤其是补钠补液治疗难以纠正的低钠血症,联合高压氧治疗是否有效.方法:对科室收治的2例非外伤性颅脑疾病并发CSWS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和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联合高压氧治疗15次后,2例患者血钠均恢复并稳定在正常水平,低钠血症症状缓解.结论:高压氧联合治疗对于颅脑损伤重症患者并发的CSWS有效.
  •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患者个体差异和中毒程度(包括吸入浓度及中毒时间).方法:回顾总结3对一氧化碳中毒夫妇的预后情况.结果:3对一氧化碳中毒夫妇既往均身体健康,吸入一氧化碳浓度和接触时间可认为大致相同,但夫妻预后结果却截然不同.结论:探讨雌激素水平对男、女患者预后忠的影响因素.
  • 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对急性带状疱疹预后的影响. 方法:总结53例急性带状疱疹患者高压氧治疗加药物治疗对预后的影响. 结果:本组53例病人经高压氧治疗5次后皮疹基本结痂,部分消退,神经疼痛明显减轻.12例口服止痛药物的病人,可停用止痛药物.其中42例经高压氧治疗10次后皮疹消退,神经疼痛基本消失.表明高压氧治疗对不同程度的神经疼痛均有效.治愈率79%,显效率21%,无效率0%. 结论: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具有显著疗效,可促进皮疹快速消退,明显缓解神经疼痛,改善病人生活质量.高压氧的及早应用,对本病的治疗及转归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高压氧治疗又是安全可靠,副作用小,临床易于操作,患者依从性较好的一种治疗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摘要:目的:探讨视神经管减压联合高压氧治疗严重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本院住院的22例(22只眼)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视力,眼底,眼底照相,视野,眼底血管荧光造影(FFA),视觉诱发电位,视盘OCT及眼部CT等检查,部分患者行头颅CT或MRI等检查除外颅内病变,并排除青光眼等原有眼部疾病.其中对照组10例给予血管扩张药物、营养神经药物,维生素类药物及激素冲击.治疗组12例除采取对照组的相同的治疗外,同时给予视神经减压联合高压氧治疗,每日1次,10次一疗程,间隔2至3天,共2~4个疗程,平均为23次.观察随访3~12个月,平均6个月.采用x2检验,以a=0.05为检验水准.低尿酸血症;尿酸;黄嘌呤脱氢酶;黄嘌呤;次黄嘌呤1疗效标准根据视力视野的变化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视力提高2行以上,视野明显改善或基本恢复;有效:视力提高2行,视野有所恢复;无效:治疗后视力提高1行,不提高或下降,视野无明显变化2.治疗组12例,显效3例(25.0%),有效5例(41.7%),无效4例(33.3%),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为66.7%.对照组10例,显效1例(10.0%),有效2例(20.0%),无效7例(70%),总有效率为30.0%,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视神经管减压联合高压氧是治疗严重外伤性视神经损伤安全有效.
  • 摘要:目的:探讨药物联合高压氧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5年10月在本院住院的35例(41眼)前部缺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视力,眼底检查,眼底照相,视野,眼底血管荧光造影(FFA)及颈部血管彩超检查等,同时均行头颅CT或MRI等检查除外颅内占位及血管畸形,并排除青光眼等眼部疾病.其中对照组18例(20眼),给予血管扩张药物、营养神经药物,维生素类药物及激素冲击.治疗组17例(21眼),除采取对照组的治疗外,同时联合高压氧治疗,每日1次,10次一疗程,间隔2至3天,共2-3个疗程,平均为16次.观察随访3~12个月,平均6个月.用SPSS统计软件包分析,采用检x2验,以a=0.05为检验水准. 结果:1疗效标准根据视力视野的变化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视力提高2行或以上,视野由水平盲区恢复为水平模糊区或基本恢复;有效:视力提高2行,视野有所恢复;无效:治疗后视力无提高或提高1行,视野无变化2.治疗组17例(21眼)中,显效15眼(71.4%),有效3眼(14.3%),无效3眼(14.3%),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为85.7%.对照组18例(20眼),显效9眼(45.0%),有效3眼(15.0%),无效8眼(40%),总有效率为60%,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药物联合高压氧是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 摘要:目的:通过对203例患者的统计与分析,总结出本地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流行病学特征,并指导预防,进一步降低一氧化碳中毒的发病率. 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就诊于本院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资料,并用图表分别统计季节分布,地区分布,年龄及中毒程度分布. 结果:经过对本院2013年至2015年收治的203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统计与分析,发现季节分布多集中于10月到第二年4月的冬季采暖期,病因多为燃煤火炉或火炕使用不当。在地区分布上呈现出村镇、城郊及城乡结合部、城区依次递减的趋势。在年龄分布中表现为儿童及青少年患者较少,35至60岁的患者人数最多,但在60以上组中重症患者所占的比例最大。 结论:每年冬季采暖期到来之前有必要对广大群众进行安全宣传:使用燃煤火炉时必须接烟囱,并注意保持烟道通畅。门窗应预留通风口或安装风斗。对于农村中独居的老年人尤其要注意采暖安全,每天早晨应由亲友(若无亲友尽量安排专人)上门查看,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 摘要: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急性中毒性疾病中发病率、死亡率较高的.急性肺损伤则增加了ACOP死亡率,探索中毒后急性肺损伤发生的机制,具有一定的意义.误吸、重度中毒、动脉血乳酸升高、煤烟中毒可能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引发急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有关.
  • 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在急性CO中毒挤压伤患者中的早起应用.方法:回顾挤压伤患者高压氧治疗方法.结果:在常规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脱水基础上,予以早期高压氧治疗,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早期行高压氧治疗,有效的改善了组织缺血缺氧,减少渗出,减轻局部水肿,肿胀减轻,尽早解除压迫,使病变组织尽快得到修复,并减少坏死组织的蔓延,防止肌肉、神经继续坏死.
  •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高压氧治疗耳廓再造术后的疗效观察.方法:对近一年来20例耳廓再造术后患者早期高压氧治疗效果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耳廓再造术后早期高压氧治疗的患者皮瓣全部存活血液循环良好.结论:所有移植手术都可导致缺血缺氧,早期及时高压氧治疗可改善缺血缺氧,大大提高移植存活率.
  • 摘要:目的:分析高压氧联合通心络治疗变异性心绞痛的疗效以及对血压的影响. 方法:选择160例变异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80例);治疗组是在常规治疗(常规服用通心络)的基础上应用高压氧疗法,10天一个疗程,治疗前和治疗2个疗程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心电图及血压水平. 结果:两组效果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5.0%,显效率82.5%.对照组总有效率85.0%,显效率67.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4,P<0.05).前后对比两组人员血压水平,17.5%的病人血压升高,82.5%的病人血压无变化. 结论:应用高压氧联合通心络治疗变异性心绞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高压氧可以升高血压(舒张压升高明显),脉压变小.
  • 摘要:目的:用光化学诱导法,造成Wistar大鼠以大脑皮层损伤为主,皮质下结构保持相对完整,建立大鼠植物状态(VS)模型,以期为严重意识障碍提供更为仿真、实用的实验研究手段. 方法: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为3组:单纯光照组(冷光源照射)5只,单纯光敏剂注射组(孟加拉红RB)5只,实验组60只.实验组依据光敏剂浓度的不同又分为6组(100,110,120,130,140,150mg/Kg),每组10只。实验组在鼠尾注射RB后,使用能量固定的特定冷光源照射鼠脑特定部位,利用特定波长的光与RB产生反应,造成照射区域内的大脑皮质血管内血栓形成,相应皮层缺血性梗死,最终产生重度意识障碍。造模成功标准:(l)重度意识障碍、生命体征基本稳定、部分保留丘脑下部及脑干功能;(2)有睡眠一觉醒周期;(3)能自动睁眼或刺激下睁眼;(4)对非接触性危险无反应;(5)无眼球追踪运动。 结果:单纯光照组和单纯光敏剂注射组Wistar大鼠生命体征稳定,意识清楚;实验组光照射后,受试Wistar大鼠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改变。对造模大鼠进行意识障碍评估:在总共60只大鼠中,符合VS动物模型标准的大鼠为14只,建模成功率23.3%;昏迷状态11只;占18.3%;复苏的大鼠20只,占33.3%;死亡15只,占25%。对筛选出每组符合VS动物模型标准的大鼠,进行实验组间统计分析,6组不同浓度光敏剂之间造模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符合VS动物模型标准的大鼠喂养、观察5天后,进行处死,断头取脑行TTC染色,进行病理学检查,进而验证梗死部位是否在皮层脑组织。结果可以见到所有脑组织切片上白色的梗塞灶均以皮层为主,当RB浓度为140mg/Kg和150mg/Kg时所在分组的植物状态模型可见有皮层下的白色梗塞灶。 结论:本实验所建立的动物模型的临床表现与临床所见植物状态患者的症状基本相似,是一种以皮层梗死为主要原因导致的植物状态,更为贴近植物状态概念。本建模方法操作简单、死亡率低、可重复性高。
  • 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复方甘草酸酐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效果.方法:采用注射用复方甘草酸苷8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配合应用三舱七门大型高压氧空气加压舱,治疗压力为0.2MPa(绝对压),加压时间为15分钟,稳压后面罩吸入纯氧,吸氧60分钟,中间吸空气10分钟,减压时间为15分钟.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2~3个疗程.结果:15例患者中治愈3例,显效9例,有效3例,显效率为80%.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高压氧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对银屑病疗效肯定、安全,不良反应小,对患者的耐受性好.
  • 摘要:文中对437例ACOP患者进行远期随访并归纳总结,以探讨其发病特点对治疗疗效的影响,为规范高压氧治疗寻求依据.研究发现福州地区ACOP多大是由煤气热水器洗澡所致,呼吁社会给予重视。高压氧治疗参与下的综合治疗可以减少致残率和迟发性脑病的发生率,尤其是50岁以上的患者更应该遵从医嘱,规范治疗次数得更加总要。影响ACOP治疗效果的因素中年龄、临床症状、CO环境停留时间、昏迷时间和HBOT开始时间可解释治疗1个月效果的54.5%,临床治疗过程中值得关注。
  • 摘要:目的:观察早期高压氧治疗对创伤性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通过fMRI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探讨高压氧治疗前后脑白质微观结构的变化,以进一步分析其可能存在的神经作用机制. 方法:将64例创伤性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压氧组,每组3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基础治疗及认知康复训练,高压氧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高压氧治疗,治疗压力2.0ATA,时间110min,1次/天,5次/周,10次为1个疗程,共20次.所有的受试者在治疗前后均应用MMSE和MoCA评定认知功能.通过TBSS与ROI相结合的方法定量计算出损伤区域的FA值,并进一步将影像学数据与神经心理学量表评估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治疗后组间比较发现,高压氧组患者MMSE和MoCA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经过不同干预后,两组患者脑白质损伤区FA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胼胝体、双侧内囊前肢、左侧上纵束、双侧前放射冠均有统计学上差异(P<0.05),双侧外囊区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高压氧组胼胝体、双侧内囊前肢、左侧上纵束与MMSE及MoCA评分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早期高压氧治疗联合康复训练更有利于改善创伤性脑损伤患者的认知功能,减轻功能障碍.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整胼胝体、双侧内囊前肢、左侧上纵束等脑白质区结构与功能而实现的.
  • 摘要:目的:通过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的检测及血、尿SOD的测定,探讨高压氧治疗慢性肾衰的作用机制.方法:57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分别测定血肌酐、尿素氮及24小时尿蛋白,并检测血、尿SOD变化.结果:高压氧治疗组患者肾功能明显改善,且血、尿SOD水平均有提高.结论:增加SOD可能是高压氧改善慢性肾衰患者肾功能的作用机制之一,其他相关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 摘要:高压氧舱治疗中所使用的一次性医用耗材主要是指一次性输氧面罩和管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要求这些按照医疗器械来管理.而医用氧气,虽然也是消耗品,但是它是按照药品来管理的.同时坚决不允许以工业氧代替医用氧来使用.一般来讲,高压氧舱科使用输氧面罩和管路时,直接向医院的物资供应部门或器械科提出采购申请,然后从该部门领用.做为采购部门要对供货的供应商进行资质审核,并对其有效期严格跟踪.
  • 摘要:高压氧医学主要的临床应用在创伤外科领域,即主要救治急性缺血缺氧性损害.HBO治疗原理是抵消因血管损伤和由创伤和或感染继发来的组织乏氧的影响。临床研究显示在损伤24小时内启动HBO治疗显示100%挽救率,而在损伤72小时后启动HBO治疗显示无效。
  • 摘要:伤口的愈合相当复杂,基本上要控制血液灌流及感染两个问题,才有机会达到伤口愈合的目的。文中就高压氧治疗在伤口愈合、整型手术和皮肤医学的应用。笔者认为,针对问题伤口,要有一套伤口评估即治疗流程,除了对患者整体上的评估外,对于局部伤口感染及血液灌流的情况,更要做仔细的评估,以期能在治疗之前,就能提供足够资料,以作为治疗的方针。
  • 摘要:目的:噪声可导致肝脏氧化应激和脂质过氧化水平增高,肝糖原含量减少,血清酶含量增加,肝组织疏松水肿,血管充血及炎性细胞浸润等多种机体生理机能障碍.目前除了物理防护,并无有效的预防或治疗方法.因此,提出新的非侵入性防护手段对于健康保护非常关键.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是治疗缺血缺氧非常有效的手段,目前应用高压氧治疗肝炎、肝硬化和急性肝损伤等肝脏疾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故探讨高压氧对于噪声所致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鞘脂代谢是细胞内重要的脂质代谢途径,可产生大量细胞活性脂类.神经酰胺(Ceramide,Cer)处于鞘脂代谢中心,酸性鞘磷脂酶(Acid sphingomyelinase,ASM)主要存在于溶酶体,共同参与调控多种重要的细胞功能,但目前对于肝损伤的调控机制阐明不清楚. 方法:昆明小鼠建立噪声致肝细胞损伤模型.针对对照组,噪声组,HBO预处理组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Hematoxylin and Eosin,HE)法观察肝脏细胞形态学的改变.油红O染色法(Oil red O staining)观察肝细胞脂肪含量.采用二氢乙啶荧光探针(Dihydroethidium,DHE)检测肝脏超氧阴离子(Superoxide anion,O2-.)水平.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dUTP-biotin nick end labeling assay,TUNEL)检测肝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mmunohistochemistrytechnology,IHC)和Western blot检测肝脏ASM,Cer,bcl-2,bax表达.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噪声组肝细胞水肿,肝细胞排列欠规则,部分肝细胞坏死,退化,空泡样变明显.肝细胞脂肪变增加(P<0.05),凋亡细胞数目显著增加(P<0.05),超氧阴离子水平显著增加(P<0.05),ASM,Cer,Bax表达明显增高(P<0.05),Bcl-2无明显改变.与噪声组相比,HBO预处理组细胞形态明显好转,水肿减轻,排列规则,空泡样变明显减轻.肝细胞脂肪变明显减轻(P<0.05),凋亡细胞数目显著减少(P<0.05),超氧阴离子水平也明显降低(P<0.05),ASM,Cer,Bax表达明显降低(P<0.05),bcl-2表达显著增加(P<0.05),bax/bcl-2的值减小. 结论:在噪声所致肝细胞损伤中,高压氧的应用通过ASM/Cer通路改善噪声所致小鼠肝细胞氧化应激、凋亡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