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婴儿梗阻性脑积水室周纤维束的DTI研究
【6h】

婴儿梗阻性脑积水室周纤维束的DTI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主要英文缩略词索引

第1章 前 言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一般材料

2.2 研究方法

2.2.1 检查前准备

2.2.2 常规MRI扫描及DTI检查

2.2.3 数据处理

2.3 统计学分析

第3章 结 果

第4章 讨 论

4.1 脑积水的病理生理机制

4.2 脑积水的相关影像学研究

4.3 脑积水术前弥散张量研究

4.4 脑积水术后弥散张量研究

第5章 结 论

第6章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磁共振技术在儿童脑积水的最新应用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技术在婴儿梗阻性脑积水室周纤维束变化的研究。 方法:研究对象选择1岁以内的梗阻性脑积水(OSHP)患儿32例(包括中脑导水管梗阻12例、脑室或脑池系统肿瘤20例)和正常婴儿(CP1)组32例,根据年龄分为三组(1-3M为组一、4-6M为组二、7-12M为组三)。其中10例中脑导水管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随访时间3.58±0.53M,平均年龄8.24±2.5M。术后对照组(CP2)采用性别年龄一一匹配的正常婴儿10例,平均年龄8.33±2.39M。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3.0T西门子Skyra扫描仪进行采集数据,并在后处理站内运用DTI技术观察通过内囊后肢(PLIC)、胼胝体膝部(gCC)、胼胝体压部(sCC)感兴趣区域(ROI)的纤维束,分别计算ROIs各向异性分数(FA)、平均扩散率(MD)、轴向扩散系数(AD)、垂直扩散系数(RD)。不同年龄组间的FA值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统计量有差异的再进行LSD组间比较;各组间的DTI指标参数分析采用两个独立样本比较的Wilcoxon秩和检验,手术前后对比组采用配对样本的Wilcoxon秩和检验。 结果:CP1组和OSHP组的三个年龄段的PLIC、gCC、sCC的FA值方差不齐(P<0.05)。OSHP组PLIC的FA值、AD值均较CP1组增高(P<0.05),而组三的RD值减低(P<0.05),其余均无差异,通过内囊后肢感兴趣区域的投射纤维呈明显受压改变。OSHP组gCC和sCC的FA值较CP1组的减低(P<0.001),MD值、AD值、RD值较正常组增高(P<0.05),通过胼胝体的膝、压部感兴趣区域的联合纤维存在着破坏且数量减少。术后PLIC、gCC、sCC的MD值、RD值、AD值均减低(P<0.05),而gCC、sCC的FA值升高(P<0.05)。术后组与CP2组对比,仍提示PLIC的FA值、RD值增高(P<0.05),而gCC、sCC的FA值减低(P<0.05),MR值、AD值、RD值增高(P<0.05)。且术后显示通过内囊后肢、胼胝体膝、压部感兴趣区域的各纤维束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结论:婴儿梗阻性脑积水的PLIC、gCC、sCC的微观结构存在异常改变,其通过的纤维束发生变化。DTI显示术后指标参数和纤维束得到改善,并趋近于正常,可为临床评估术后疗效提供一定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