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六种凤仙花属植物的系统学及匍匐凤仙花传粉生物学研究
【6h】

六种凤仙花属植物的系统学及匍匐凤仙花传粉生物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引言

1.1凤仙花属系统分类学研究进展

1.2凤仙花属植物的传粉生物学研究进展

2.材料与方法

2.1材料

2.2方法

3.结果与分析

3.1系统学研究

3.2匍匐凤仙花的传粉生物学研究

4.讨论

4.1凤仙花属植物叶片和种子电镜扫描特征的分类学意义

4.2匍匐凤仙花与传粉者的相互适应及其协同进化探讨

4.3匍匐凤仙花狭域分布和特有的原因探讨

5.结语

5.1基本结论

5.2本论文的主要贡献

参考文献

图版

附录: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及部分原文

致谢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附件

展开▼

摘要

首次对中国特有的6种凤仙花属植物的系统学和匍匐凤仙花的传粉生物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6种凤仙花属植物在形态上具有一定的区别,但由于这些形态特征易受环境的影响而存在着较大的可塑性,因而用这些特征区分种类繁多的凤仙花属植物时有时是困难的.2.6种凤仙花属植物叶片的电镜扫描特征存在着一定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叶片表面纹饰、气孔特征等.6种凤仙花属植物种子的电镜扫描特征差异显著,这些显著区别主要表现在种皮纹饰上,每个种都有其独特的种皮纹饰特征,表明凤仙花属种子的表面特征较叶的表面特征在不同种间的差异更为显著,它们作为分类学证据可能更为可靠.6种凤仙花属植物叶片和种子的电镜扫描特征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凤仙花属的系统学资料,这些资料无论是对该属的分类或探讨其系统地位等都具有重要意义.3.匍匐凤仙花的主要传粉者是蜜蜂和熊蜂,次要传粉者为白天活动的天蛾和蝴蝶,另外还有两种花蜜窃取者;花蜜糖平均浓度为29.5%;种子产生率为86.5%,种子萌发率为23.1%,种子散布距离为0.58-1.17m;花粉流为29cm;花粉活力在第一天最高,第二天次之,第三天显著减弱;P/O值为958.8-970.6.表明匍匐凤仙花的繁育系统属于杂交型,但具有混合交配系统的性质.4.探讨了匍匐凤仙花狭域分布的原因及匍匐凤仙花与传粉者的协同进化问题.认为对特定生境的依赖、个体生态位狭窄、种子萌发率低及生境丧失等可能是匍匐凤仙花狭域分布和特有的原因.花部具长距的匍匐凤仙花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