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教学的生命视野研究
【6h】

教学的生命视野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引言

1.1问题的由来

1.2本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1.2.1生命研究的历史追踪

1.2.2生命教学的历程再现

1.2.2生命教学的历程再现

1.3本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4本研究的特色与价值

2.生命与生命教学

2.1生命的所指与能指

2.2生命的主要特征

2.3生命的教学价值

3.教学目的在生命视域的约定

3.1现行教学目的的解构

3.2生命教学目的的约定

4.走向生命的知识观

4.1传统知识观反思

4.2生命知识观阐释

5.生命课程解读

5.1几种经典课程观的生命观照

5.2生命课程:在文本与自我经验之间

6.生命视域的学习观

6.1学习的生命价值

6.2学习是获得自我经验

6.3记忆的生命之解

6.4直觉的生命蕴涵

6.5智力在生命视野中

6.6合作学习的生命机制

7.生命课堂建构

7.1知识课堂教学的缺陷

7.2生命课堂的基本特征

8.生命教学中的几个具体问题

8.1教学中意义与生成

8.2教学中语言与理解

8.3关系原则超越因果律

8.4结构约定性与去模式化

8.5生命教学是艺术化教学

9.师生关系:共历生命成长

9.1师生生命的共时性与历时性

9.2师生从互为手段到互为目的

9.3师生角色界限从清晰到模糊

9.4师生生命的相互摄养与创造

9.5从单极表演到意义共建

9.6从任务活动到共历生命成长

10.自由与创造的生命教学价值

10.1自由的生命教学价值

10.2创造的生命教学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燕良轼读博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论文

后记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展开▼

摘要

近年来,无论是国际还是我国大陆及港台学者,对生命教育都给予了相应的关注,发表了为数可观的专著和论文,特别是对生命伦理,生命道德的研究已成为热点,这些研究有这样一种趋势:从对生命教育的个别问题研究向对生命教育的整体的系统的研究延伸。一些学者开始尝试探索生命教育的目标、原则和方法。教学研究也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有学者专门探讨知识课堂与生命课堂的区别,以及生命课堂的特征,运用生命哲学的某些观点探讨教学过程等等。这些都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前提和基础。本研究采用文本对话法、案例剖析法和理论建构法,从生命视角对教学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其总体思路是整合生命科学与生命哲学研究的成果,并以此为参照系对教学目的、知识观、课程观、学习观、课堂与教学、自由与创造,以及师生关系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比较系统的探讨。  文章共分十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阐释了本研究的意义、历史与现状(包括生命研究和生命教学研究)。此外还介绍了本研究的思路与方法以及本研究的特色与价值。  第二部分是生命与生命教学。首先将生命的特征概括为整体性、生长性、变异性、自组织性、时间性、自我超越性、文化效能性等,然后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生命的教学价值。  第三部分是从生命视角对教学目的进行探讨,充分肯定了生成性目的、内在目的、弹性化目的、多元化目的、行动之中的目的、过程性目的、体验性目的等在生命教学中的价值。  第四部分运用生命理论对理性主义的知识观、经验主义的知识观的自我超越;教学就是要让学生率真地表达生命。这些见解非常值得珍惜。  第三,具有较好的生态效应。本研究是一项理论研究,理论研究是一种形而上的研究,固然有某种理论上的价值,特别是在形成和改变人们的教育和教学观念方面功不可没,但是这种研究也容易流入空泛,容易与真实的教学相脱离。这种现象在本研究中得到了有效避免。也就是说本研究虽然也是理论研究,但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或可应用价值。本研究虽然也是在哲学层面思考问题,但思考的大都是教学的具体问题。比如在学习观中,研究者在确立了学习是获得自我经验的基本观念之后,把重点放在对记忆、直觉、智力与合作学习的生命视角考察;在生命课堂建构与生命教学的探讨中,在确立生命本位的前提下,着重研究课堂时空格局,课堂中对教学技巧的超越与对诗意的追求,以及课堂中师生意义的共建,等等。这些研究和结论可以为教学提供直接的借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