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维氏气单胞菌TH0426株cadA和cadB基因缺失株构建及其基因功能初探
【6h】

维氏气单胞菌TH0426株cadA和cadB基因缺失株构建及其基因功能初探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OLE_LINK1

OLE_LINK8

OLE_LINK33

OLE_LINK34

OLE_LINK3

OLE_LINK17

OLE_LINK18

展开▼

摘要

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作为一种人、兽及水生生物共患病原菌,在医学界和科学界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关注,通过对近年来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A.veronii的毒力及其对药物的耐受能力方面呈逐年增强的趋势,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该病原菌的危害,并将其列为水体质量检测的重要指标。目前针对A.veronii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上,而对其毒力因子及致病机制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该病原菌的研究进展,同时也使得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认识到毒力因子方面研究的重要性。 本试验基于课题组前期的研究结果上,筛选获得了A.veronii 强毒株TH0426中可能与其毒力相关的高表达蛋白--尸胺逆转运蛋白 CadB,在对该蛋白的编码基因进行比对分析时,又发现在该菌株中存在的赖氨酸脱羧酶与该蛋白相关性较高;进而我们利用高效自杀性质粒介导的同源重组法对A.veronii TH0426中这两个蛋白的编码基因cadA和cadB进行了缺失,从而构建了A.veronii TH0426的cadA和cadB基因缺失突变株,通过对缺失株、互补株及野生株相关生物学特性进行检测我们发现,缺失株△cadA对斑马鱼致病性及其对EPC细胞毒性较野生株分别下降33.1倍和4.1倍,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却增强了1.6倍;对于缺失株△cadB而言,其对斑马鱼致病性及对EPC细胞毒性较野生株下降93.2倍和9.5倍,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较野生株增强5.6倍。本试验结果表明缺失cadA和cadB基因后A.veronii TH0426的毒力明显下降,与之前课题组预期的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本试验通过构建 cadA 和 cadB 基因的缺失突变株,并对其与野生株间相关生物学性状的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对可能造成生物学性状改变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由此我们预测 cadA 和 cadB 基因所编码的赖氨酸脱羧酶和尸胺逆转运蛋白可能与A.veronii TH0426的致病性密切相关;而该部分的研究结果也可为后期A.veronii毒力因子方面的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