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中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历史变迁过程研究
【6h】

新中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历史变迁过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言

第一章新中国成立后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特点及其收入分配制度

第二章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的历史进程

第三章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政策下的新特点及对策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成果

后记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则性声明及版权使用授权书

展开▼

摘要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引人注目的焦点之一。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变迁,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发生了历史性的飞跃。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实行的是具有浓厚平均主义和供给制色彩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在农村里实行平均主义的工分制,在城市里实行固定的平均主义级别工资制。这种低工资、低消费、广就业的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分配模式,导致社会生产力的低下和人民生活的普遍贫穷。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农村打破“工分制”而代之以“大包干”的分配制度。在城市实行一系列关于工资制度的改革。恢复按劳分配,计件工资和奖金制度,打破平均主义分配模式。这些改革调动了广大人民生产的积极性。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使之更好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十四大明确提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十五大提出把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分配制度,十六大明确提出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进一步完善了收入分配制度,是我国收入分配的另一次历史性的飞跃。但由于历史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等现实原因,我国出现了收入差距过大等分配矛盾。这需要国家从政策上加以引导和解决。并依据市场机制真正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及调节国民收在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分配。以实现经济良性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分配目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