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失落”的十年——中国高等教育可吸取的基本教训
【6h】

“失落”的十年——中国高等教育可吸取的基本教训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引言

1.1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2研究综述

1.3研究内容

1.4研究方法

第二章文革中“教育革命”的由来

2.1“文革”前的政治化趋势

2.2“文革”中的政治化演变

2.3“文革”中的政治化凸显

第三章“文革”中的“高等教育革命”

3.1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废除

3.2高等教育行政机构的瘫痪

3.3对高等院校教师队伍的破坏

3.4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大调整”

3.5高等教育教学的“大改革”

3.6“两个估计”与《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

第四章高等教育“新”风貌

4.1高等教育行政和学校管理体制

4.2高等院校学制和教学体制

4.3政治化、劳动化的大学课程、教材和教法

4.4考试和招生制度

4.5创“新”的代价

第五章对“教育革命”的批判性思考

5.1教育的相对独立性问题

5.2教育公平与“文化平均主义”

5.3“人的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本人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展开▼

摘要

可以说“文化大革命”是现代中国最为奇特、最令人费解、也最需要深入研究的事件之一。而既被作为革命手段,又是目的之一的“教育革命”更是一个特殊、敏感、充满矛盾的领域,无论其提出的目标,展开的过程和造成的后果,都无疑是“文革”中最引人注目的主题,高等教育因其在教育领域中的独特地位,所经受的灾难尤其深重。历史地、客观地考察这段“革命”历程和期间所发生的事件,必定会给中国社会在未来的发展带来许多启示。 本文主要采用历史文献研究方法和比较研究方法,通过对“文革”期间高等教育革命的历史回顾,指出政治化是导致高等教育被革命的主要原因,系统描述高等教育领域的管理体制、师生、教材教法和课程设置等方面所发生的变革,以及“教育革命”后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块块为主”、“三结合”,学制普遍缩短,办学体制非正规化,课程和教学教法政治化、劳动化的状况。从现实破坏和深层影响两方面分析教育革命给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带来的毁灭性破坏,并对文革期间的教育革命进行批判性的反思。着重思考了“教育的相对独立性”问题、“教育公平与‘文化平均主义’”以及“人的教育”等问题,得出几点结论:一,要承认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它并不是、也不能成为社会或者政治的附庸,大学需要思考自己在与社会的交流与沟通中应该坚持的是什么。二、教育公平决不是简单的“文化平均主义”。三、教育的对象是人,不能简单的说成政治意义上的“无产阶级劳动者”或“普通劳动者”,教育的使命在于使人成为有知识的人,成为更好的人。要发展教育,必须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当前的教育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