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汉语有标转折复句的关联标记模式及使用情况考察
【6h】

汉语有标转折复句的关联标记模式及使用情况考察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引言

1.1选题的依据

1.1.1研究视点的确定

1.1.2复句研究应受到更多的关注

1.1.3便于集中深入地讨论问题

1.2汉语转折关系复句研究综述

1.2.1汉语语法学的创立时期

1.2.2汉语语法学的探索时期

1.2.3汉语语法学的发展时期

1.2.4汉语语法学的创新时期

1.3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4语料说明

1.5关于语体分类

第二章 汉语有标转折复句的界定

2.1现代汉语有标转折复句的确定

2.2现代汉语有标转折复句的范围

2.2.1有标转折复句的语义关系类别

2.2.2有标转折复句的非语义关系分类

2.3关于转折关系标记

第三章 现代汉语有标转折复句使用频率和关联标记模式考察

3.1现代汉语有标转折复句的使用频率统计

3.1.1有标转折复句句式类型及使用频率统计

3.1.2有标转折复句标记数量类型及使用频率统计

3.1.3现代汉语有标转折复句语体分布差异及使用频率统计

3.2现代汉语有标转折复句的关联标记模式

3.2.1居中粘结式

3.2.2前后配套式

3.2.3居端依赖式

3.3 小结

第四章影响汉语有标转折复句使用频率的原因分析

4.1复句关系标记的影响

4.1.1复句关系标记数量对复句使用频率的影响

4.1.2关系标记位置对复句使用频率的影响

4.2复句句式构成的影响

4.2.1小句完整性的影响

4.2.2小句主语与关系标记语序的影响

4.3语用认知的影响

4.3.1语体差异的影响

4.3.2语用认知心理的影响

4.4小结

第五章汉语有标转折复句的历时考察及相关解释

5.1汉语有标转折复句历时语用情况的统计

5.1.1秦汉时期的汉语有标转折复句

5.1.2唐宋时期的汉语有标转折复句

5.1.3明清时期的汉语有标转折复句

5.1.4现当代汉语中的有标转折复句

5.2汉语有标转折复句的历时变化轨迹

5.2.1句式逐渐增多,体系越来越庞大

5.2.2单标式复句和多标配套式复句呈互逆的发展趋势

5.2.3各个时期的高频句式具有一定的替代关系

5.2.4口语化标记句式逐渐增加,从古沿用至今的句式很少

5.3汉语有标转折复句历时变化的相关解释

5.3.1有标转折复句体系的形成与“家族相似性"动因

5.3.2语用最大经济性原则和表达能力最大化原则的博弈平衡

5.3.3有标转折复句的变化与联系项居中原则

5.4小结

第六章有标转折复句的跨语言比较

6.1语言类型学和连词参项

6.1.1语言类型学及其意义

6.1.2语序类型与连词参项

6.2汉语有标转折复句关系标记与联系项居中原则

6.2.1汉语有标转折复句关系标记的位置

6.2.2语序类型学理论与联系项居中原则

6.2.3“虽然”类让步关系小句后置与联系项理论

6.2.4转折关系标记搭配与信息结构原则

6.3汉语、英语、日语转折复句关系标记的对比分析

6.3.1汉语、英语、日语中的转折关系标记

6.3.2汉语、英语、日语中转折关系复句的比较

6.3.3有标转折复句联系项的居中倾向

6.4小结

第七章结语

7.1本文的结论

7.2论文的意义

7.3论文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本文以“小句中枢理论”、“认知语言学”和“语言类型学”等理论为指导,以较大规模的共时历时语料样本为数据支持,将传统的朴学与先进的计算机查询结合起来,将传统的分布分析法和当代的认知功能语法和语言类型学结合起来,分别统计各种有标转折复句句式的使用频率和分布情况,然后进行综合分析,得出规律性的结论,并进行相关解释。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章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了本文的理论背景和研究方法,对论文选题作了简要说明,介绍了本文研究的主要方面以及论文的结构,对语料的选择和语体分类进行了说明。 第二章对现代汉语有标转折复句及相关研究范围进行界定。主要运用邢福义先生的“异态”思想对转折复句进行界定;对有标转折复句的范围及转折关系标记的范围和数量进行了限定。 第三章探讨有标转折复句的使用情况和关联标记模式。通过对400余万字真实连续文本语料的统计考察,发现汉语有标转折复句的主体是“单标式”,多用于口语语体和文学语体;“多标式”在科技语体中出现最多。汉语有标转折复句的关联标记模式有“居中粘结式”、“前后配套式”和“居端依赖式”三种形式,其中“居中粘结式”是主体;“居端依赖式”主要表现为对副词和句子语气的依赖。 第四章探讨影响汉语有标转折复句使用频率的因素。简单归结为三个方面:一,关系标记的影响。关系标记的数量与有标转折复句句式的使用频率有反比倚变关系,体现了语用经济性原则;关系标记居于常规位置句式的使用频率要远高于非常规位置,体现了语用认知完形心理的影响;“多标分散式”的使用频率要高于“多标相连式”。二,句式构成的影响。前分句为“主谓完整小句”关系标记可多视点灵活分布,因而使用频率远高于“非完整主谓小句”;小句主语与关联标记语序的影响表现为“主语居前型”要高于“标记居前型”体现了汉语话题优先的特点。三,语用认知的影响。包括语体差异的影响、关系标记双音节化、口语化的影响及心理认知的影响等。 第五章对汉语有标转折复句使用情况进行历时考察。结果显示汉语有标转折复句历时变化的特点为:复句句式越来越多,复句体系越来越庞大,语用表达越来越多样化;高频句式以单标式为主体,且具有历时替代关系;单标式复句与多标配套式复句的语用频率呈历时互逆的趋势;口语化标记句式增加,从古沿用至今的句式很少。这种变化显示了语用“最大经济性原则”和“表达能力最大化原则”的博弈平衡,而且显示了“联系项居中原则”强有力的制约作用;复句句式之间有明显的“家族相似性”联系。 第六章通过与英语、日语有标转折复句的对比分析,确认转折关系标记有强烈居中倾向的类型学共性,都以“后续前置型标记”为主体,同时又表现出各自的个性。 第七章结语部分。总结了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得到的主要结论以及研究的重要意义;对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作了简要的分析,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一些设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