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世说新语》的人才观及其现代启示
【6h】

论《世说新语》的人才观及其现代启示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0.1历代研究简况

0.2本文研究意图与意义

0.3本文写作思路及研究内容

第一章《世说新语》中的“人才”品评与士人的审美人生

1.1人才概念与魏晋的“人才”品评

1.1.1人才的概念

1.1.2魏晋与《世说新语》中的“人才”品评

1.2“魏晋风度”:魏晋士人的审美人生

1.2.1魏晋的玄学清谈

1.2.2充满人文涵义的魏晋山水自然

1.2.3言行放达怪诞之风

1.3现实环境与审美人生的二元对立

1.3.1山河易主,旧臣伤怀。

1.3.2世道艰难,不加臧否。

1.3.3民生困窘,世事荒芜。

1.4道家:审美人生的思想基础

第二章《世说新语》的人才类型

2.1乱世英雄——曹操

2.1.1早期曹操,英奸渐露。

2.1.2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2.1.3假痴不癫,敲山震虎。

2.1.4珍惜人才,惺惺相惜。

2.1.5自行惭愧,狼狈父子。

2.2风流宰相——谢安

2.2.1谢安的家族教育

2.2.2谢安品评人才

2.2.3名士评点谢安

2.2.4谢安的身前身后

2.3其他各类人才

2.3.1作文高手。

2.3.2音乐高才。

2.3.3阴阳风水人才。

2.3.4书画妙手。

2.3.5建筑巧匠。

第三章《世说新语》的人才观与现代人才观的相合与悖逆

3.1现代人才观的标准:以现代企业为例

3.1.1世界五百强企业用人标准

3.1.2中籍企业家用人简述:以唐骏、柳传志为例

3.2《世说新语》的人才观与现代人才观的相合

3.2.1道德高尚,度量宽广。

3.2.2注重孝行,依孝用人。

3.2.3用人之道,在于纳贤。

3.2.4注重个性,不拘一格。

3.2.5量才录用,越级用人。

3.2.6才性短长,皆有所用。

3.3《世说新语》的人才观与现代人才观的悖逆

3.3.1不为政事,玄想空谈。

3.3.2枭雄嘴脸,朝秦暮楚。

3.3.3狂放怪异,古今所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作为中国古代最有名的志人小说,《世说新语》以其比较可信的野史笔调,生动地记录了魏晋士人大放异彩的言行风貌,广泛地反映了从汉末到三国再到两晋这一段时期之内的社会生活画面。
   作为当时特异的人才,魏晋士人的风采体现在他们的审美人生中。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面觉醒的时代,也是一个美学自觉的时代,魏晋士人的审美人生可以简单地概括为“魏晋风度”。
   由此本文第一章主要交代魏晋时期的人物品评和当时士人的审美人生。首先介绍人才概念,然后说明魏晋人物品评的大致情况;接着进入对魏晋士人审美人生的具体阐释;再然后说明他们这种生存方式与当时环境的对立情形,以此达到如下目的:既说明时代状况又说明生存方式之形成的客观原因;最后说明道家思想对当时士人的普遍影响。这是对魏晋人才观的一种宏观的考察和描述。
   魏晋的“人才”有枭雄,有谋臣,也有一般的名士,因此本文第二章从这三个方面对《世说新语》的人才类型进行概说:以人物为线索,把《世说新语》的只言片语串联起来,这样便于总体上把握人物的言行、思想,也有利于在有限的《世说新语》篇幅里理解历史,看清人物(人才)真相,对于《世说新语》里一笔带过的个别人物则不作重点研究。故此,笔者着重选择三类人物来研究,即乱世英雄、谋士重臣以及其他各类人才,并且有选择性地把曹操、谢安作为前两类人的代表,以便以点带面地来分析这两类人物。另类人才研究则侧重人才的“精”、“专”、“奇”、“特”等方面,研究的范围有所扩大。
   魏晋士人的审美人生与各类人物对人才的品评和任用,对于今天的社会和现代人才观既有启示性,又存在相悖的方面,所以本文第三章说明《世说新语》的人才观与现代人才观的相合与悖逆:把研究的视角对准《世说新语》的人才观与现代人才观的比较分析。首先,把中外企业的用人标准作一个粗略扫描,从中精选出一些被现代企业认可的通行标准。其次把《世说新语》的用人标准从零散的只言片语中提炼出来。魏晋用人标准主要是当时的时代思潮和时代风尚的合力凝结,有些东西在今天看来仍然有价值。再次,说明在魏晋这个特定文化背景下出现的人才观与现代人才观的悖逆,如当时所崇尚的空谈、放诞、怪异等,与今天就是不相适应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