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年代主载常规稻杂种优势的研究
【6h】

不同年代主载常规稻杂种优势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文献综述

1.1 我国水稻育种的历史及成就

1.1.1 五十年代我国水稻育种成就

1.1.2 六十、七十年代我国水稻育种成就

1.1.3 七十、八十年代我国水稻育种成就

1.1.4 九十年代我国水稻育种成就

1.1.5 2000年以后我国水稻育种成就

1.2 杂种优势的利用

1.2.1 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

1.2.2 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概况

1.3 水稻亲本间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关系

1.3.1 SSR分子标记在遗传多样性研究方面的应用

1.3.2 水稻杂种优势预测的研究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供试材料

2.1.2 仪器及耗材

2.1.3 试剂和溶液

2.2 试验方法

2.2.1 田间试验的设计

2.2.2 农艺性状的考察

2.2.3 水稻总DNA的提取

2.2.4 PCR扩增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2.3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2.3.1 主要农艺性状的数据统计与分析

2.3.2 遗传多样性的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年代主栽常规稻与早籼父本R402杂种优势的研究

3.1.1 不同年代主栽早籼与R402杂种优势的研究

3.1.2 不同年代主栽中晚籼与R402杂种优势的研究

3.2 不同年代主栽常规稻与早籼父本衡早恢238杂种优势的研究

3.2.1 不同年代主栽早籼与衡早恢238杂种优势的研究

3.2.2 不同年代主栽中晚籼与衡早恢238杂种优势的研究

3.3 不同年代主栽常规稻与中晚籼父本R374杂种优势的研究

3.3.1 不同年代主栽早籼与R374杂种优势的研究

3.3.2 不同年代主栽中晚籼与R374杂种优势的研究

3.4 不同年代常规稻SSR标记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关系的研究

3.4.1 不同年代主栽常规稻SSR标记多态性比较及聚类

3.4.2 SSR标记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关系分析

4.讨论

4.1 不同年代主栽品种对杂交水稻的利用价值

4.2 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预测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选用50年代、60、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及2000年后37个主栽常规稻品种,与3个杂交稻恢复系共配制111个杂交组合,研究了我国不同年代主栽常规稻杂种优势,主要结果如下:
   1)50年代早籼品种与目前常用杂交稻父本杂交能获得强优势组合,中晚籼品种组合以负优势为主;60、70年代早籼品种与早籼父本杂交以负优势为主,但与中晚籼父本杂交杂种优势较大,中晚籼品种的组合均有优势不强的组合;80年代、90年代、2000年后早籼品种之间杂种优势整体差距不大,且不大。80年代、90年代、2000年后中晚籼品种与早籼父本杂交优势明显,与中晚籼父本杂交中亲、超亲优势弱,但80、90年代品种组合单株产量超标优势强,2000年后的弱。
   2)湘早143、四喜占、湘晚籼2号、湘晚籼9号可获得杂种优势极强组合,具有改造成两系不育系的潜力。
   3)48对SSR引物共扩增出74条带,其中49条(62%)具有多态性,每对引物能检测出1-3个多态性位点,平均1.54个。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57处,40个材料聚为一类。在相似性系数为0.592处,供试材料分为两大类。
   4)相关分析表明,株高、千粒重的超标优势与遗传距离成极显著正相关,但相关系数不大,与单株产量、生物学产量、日产量关系不显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