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21世纪中国民族唱法的发展现状
【6h】

21世纪中国民族唱法的发展现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绪论

一、研究本课题的意义与价值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三、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21世纪以前民族唱法的发展概况

1.1 21世纪以前民族唱法的发展的几个阶段

1.2 21世纪以前民族唱法的技巧要领

1.3 21世纪以前民族唱法的表演要素

1.4 21世纪以前民族唱法的审美需求

第二章 民族唱法在21世纪的创新与发展

2.1 演唱技巧的发展

2.1.1 真假声的不断结合

2.1.2 音色的灵活转换

2.1.3 借鉴了美声戏曲唱法的部分技巧

2.2 演唱处理的创新

2.2.1 多样化的演唱处理

2.2.2 花腔唱段的精致处理

2.2.3 借鉴了歌剧戏曲的演唱处理方式

2.3 作品演唱分析

2.3.1 《玛依拉变奏曲》在演唱技巧上体现出的创新发展

2.3.2 《黄河渔娘》在演唱处理上体现的创新与发展

第三章 21世纪民族唱法的美学提炼

3.1 作品歌词的文学美

3.2 歌唱表演的真实美

第四章 21世纪民族唱法存在的不足及未来发展趋势

4.1 现象一:复杂的周遭环境

4.2 现象二:不够系统的理论研究

4.3 现象三:演唱技巧与作品创作的不同步

4.4 现象四:人才培养的力度与广度不够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进入21世纪以后,世界在变化,中国在变化,中国的民族唱法也在原有基础上取得了创新与发展,尤其是在演唱技巧上有了明显的突破,其他各项综合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升。其发展与创新以及在现今发展中表现出的一些不足共同构成了新世纪中国民族唱法的发展现状。
   本文在这一现状基础上,绪论中对“民族唱法”及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便于后文的论述,避免行文中的概念混淆。在正文的第一章里,笔者将21世纪以前的民族唱法进行阶段性的分开,再从技巧要领、表演要素、审美需求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综述,从前后对比的角度来看民族唱法的进步。第二章则从演唱技巧与演唱处理两个方面分析,从真假声的不断结合、音色的灵活转换、多样化的作品处理以及花腔华彩部分的精致处理的侧面来分析,同时还从戏曲及歌剧等艺术形式中分析其借鉴与引用。最后,再辅以实例进行论证。第三章从声乐演唱美学的角度出发,提出来歌词的文学美、表演的真实美等命题,在前文实践论述的基础之上得到了理性的升华。第四章例举了民族唱法现状中常见的四个不足的现象,并结合自己的观点对其未来发展趋势做了简要评价。本文围绕民族唱法业已取得的发展,以现在演唱较多的作品为例,以较为著名的演唱者为研究对象,同时,学习和运用了各位老帅与同仁的研究方法,综合运用系统论、列比论等思维方式,旨在为民族唱法的现状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以助其发扬优势,弥补不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