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改革和中国的应对
【6h】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改革和中国的应对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的研究

二、中国参与和应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的研究

第三节 核心思想

第二章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发展历史和改革的背景

第一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

第二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机构和职能演变

第三节 世界货币基金组织改革的背景

一、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

二、国际经济格局未发生根本改变

三、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升

第三章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改革

第一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治理改革

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进行治理改革的原因

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治理改革的内容

第二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能力改革

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能力改革的原因

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能力改革的内容

第三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继续改革的方向

一、增强合法性和代表性

二、扩大每一表决权代表的金额,增强决策透明度

三、加强预警和救助功能

第四章 中国关于世界货币基金组织改革中的应对

第一节 中国关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治理改革的应对

一、运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内部机制维护汇率主权

二、加强与东亚国家之间的区域合作,建立亚洲货币储备基金

三、进一步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机构改革

第二节 中国关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能力改革中的应对

一、推动特别提款权改革,建立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

二、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进一步加强监督职能

三、提高金融危机应对能力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进入21世纪后,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迅速发展,而发达国家经济相继疲软,但是世界经济格局的这种此消彼长的状态并未在世界货币基金组织(简称IMF)等重要的国际性金融机构的运作中得到体现。这成为世界货币基金组织的合法性和有效性缺失的根本性原因之一。为解决合法性和有效性不足的问题,从2005年开始基金组织便开始了对自身治理改革和职能改革。本文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和机构职能发展开始,分析了在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更加明显,国际经济格局未发生根本改变,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大幅提升的背景下,促使基金组织改革的原因,然后分成治理改革和职能改革两个大方面详细阐述了改革的内容。针对合法性缺失而进行的治理改革,包括份额改革、机构改革等。能力改革是针对IMF的有效性而言,包括特别提款权改革、贷款机制改革、监督职能改革等。但是由于各方利益难以协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实质性改革之路仍然漫长。
   中国从在IMF运作体系中“搭便车”的外交策略到当前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的外交战略,在此次IMF的改革大潮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对于中国在IMF治理改革和职能改革中的参与进行了论述。作者对解决IMF自身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增强合法性和代表性、如何改革国际储备货币体系、保持稳定的国际汇率和加强预警和救助功能。文章最后的落脚点在中国如何应对IMF的改革,提议中国以此次改革为契机充分把握机会,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树立大国形象,保障中国金融安全,维护本国利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