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世纪义务教育语文课程两个标准的比较研究——基于文本分析
【6h】

新世纪义务教育语文课程两个标准的比较研究——基于文本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版)

第三节 相关研究述评

一、关于实验版课标的研究

二、关于修订版课标的研究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实验版课标到修订版课标的变化

第一节 “前言”的变化

一、导语部分

二、课程性质

三、课程基本理念

四、设计思路

第二节 “课程目标与内容”的变化

一、总体目标与内容

二、学段目标与内容

第三节 “实施建议”的变化

一、教材编写一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二、教学建议

三、评价建议

第三章 修订版课标局部变化分析

第一节 重视语文课程标准的表述

一、追求叙述的逻辑性

二、关注表述的准确性

三、适度增加内容的丰富性

第二节 彰显语文之谓语文的品质

一、重视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运用

二、注意语文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

三、强调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第三节 突出对“语文课程实施’’的关注

一、突显语文“课程实施”的时代背景

二、保持对语文教与学的方式的关注

三、回应语文课程实施中的突出问题

第四章 修订版课标实施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节 形成忠实于修订版课标的课程实施导向

第二节 形成遵循修订版课标的课程评价体系

第三节 改变语文课的应试倾向

第四节 警惕“泛语文”陷阱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后记

声明

展开▼

摘要

新世纪,教育部于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文中简称“实验版课标”)引起了语文教育界的强烈轰动,受到了众多语文教育理论研究者和广大语文教师的普遍关注,掀起一波研究和讨论的热潮。十年后,教育部又颁布了2011年版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文中简称“修订版课标”),我国又迎来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随即引起语文教育界新一轮的关注热潮。实验版课标颁布实施后,语文教育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但成就的背后,是或多或少的问题或缺陷。正是缘于对实验版课标存在的问题的清醒认识,修订版课标最终在反复不断地调研、讨论后出炉。鉴于围绕着修订版课标的研究、讨论虽有不少,但缺乏全面性,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实验版课标与修订版课标的比较性解读,来揭开修订版课程标准的“冰山一角”,并在此前提下对语文课标在课程实施中需关注的问题做一些尝试性探讨。
   全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章,绪论。主要对问题的提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作了说明,并对相关的研究进行了评述。
   第二章,相对于实验版课标,修订版课标的变化。基于对课标版本的总体性考察,分前言、课程目标与内容和实施建议三个部分具体分析了修订版语文课标的变化。
   第三章,修订版语文课标局部变化探析。从对实验版、修订版课标的对照性审视中,提炼出了修订版课标所显现的以下几个局部变化:重视语文课程标准的表述;彰显语文之谓语文的品质;突出对“语文课程实施”的关注。
   第四章,修订版课标在课程实施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延续前面的逻辑,进一步追问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改实施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首先是形成忠实于修订版课标的课程实施导向并形成遵循修订版课标的课程评价体系,其次是改变语文课的应试倾向,最后是警惕泛语文陷阱。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