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湘江流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测度
【6h】

湘江流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测度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1.4 研究目标及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2 流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理论范畴

2.1 相关概念及内涵

2.2 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关理论基础

3 流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测度模型构建

3.1 绝对资源环境承载力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3.2 相对资源环境承载力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3.3 流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测度方法

3.4 评价准则

4 湘江流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测度

4.1 湘江流域概况

4.2 数据来源及处理

4.3 湘江流域相对资源环境承载力

4.4 限制性要素分析

4.5 基于相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体功能区划

5 提高湘江流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途径

5.1 构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制度

5.2 科学合理利用水土资源

5.3 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5.4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5.5 完善机制体制

5.6 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

5.7 狠抓环保宣传教育工作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论文创新点、存在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当前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虽然较多,但大多集中于行政区和经济区,对流域这种特殊的自然地域单位研究较少。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源区,流域与单纯的行政区和经济区比较还要承载更多的生态功能。湘江流域是湖湘文化的摇篮和纽带,也是湖南省经济发展条件最好,科技、文教等优势最为集中的地区。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快速增加,湘江流域面临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资源约束等压力,已经成为流域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所以对湘江流域展开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并对相关概念、内涵进行分析界定。基于流域的开放性特征,构建具有流域特色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测度指标体系。从水资源、土地资源、环境容量、经济发展水平、社会资源和技术水平方面构建测度模型,对湘江流域及所属的67个县(市、区)的相对资源环境承载进行测度,测度结果分为超载、满载、余载三种状态。根据“木桶效用”原理并结合评价结果,初步探索了湘江流域各县(市、区)可持续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依据测得结果对湘江流域的主体功能区进行了初步划分。
   通过上述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湘江流域整体的资源环境压力较大,人口和经济皆处于超载状态,其中土地资源不足是湘江流域人口和经济发展的最主要限制性要素。
   (2)除劳动资源以外,流域内各县(市、区)人口对各要素的压力都比较大,超载的县(市、区)大于43.3%,其中土地资源要素超载县(市、区)最多,为82.1%;从各要素经济承载状态看,超载的县(市、区)多集中于流域下游地区,其中技术条件要素超载的县(市、区)占比重最大,达到了71.6%。
   (3)流域内各县(市、区)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超载的区域较多,人口和经济超载的县(市、区)比重皆大于30%。人口超载的县(市、区)多于经济超载的(市、区)。
   (4)环境要素和技术水平要素是影响流域内各县(市、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两类主要因素,湘江干流地区受环境要素制约为主,而外围地区则主要受制于技术条件要素的制约。
   (5)以县(市、区)为基本单位,基于相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测度结果,将湘江流域划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和适度开发区等三种类主体功能区,结果显示的优化开发区大多分布在湘江流域中下游。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