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道德判断中的亲属偏见:来自行为学和电生理学的证据
【6h】

道德判断中的亲属偏见:来自行为学和电生理学的证据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亲属关系理论基础

1.1.1 西方文化背景下的种群偏见(Intergroup Bias)研究

1.1.2 西方文化背景下的亲属选择理论

1.1.3 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亲属差序关系

1.2 亲属距离与解释水平理论

1.3 亲属距离与观点采择

1.4 道德判断理论基础

1.5 道德判断研究范式

1.5.1 道德两难判断研究范式

1.5.2 道德认知判断范式

1.6 道德判断的神经机制

2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2.1 问题提出

2.2 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

2.3 研究成果和创新点

2.4 研究框架

3 实验1 内隐态度中的亲属偏见

3.1 前言

3.2 方法

3.2.1 被试

3.2.2 实验假设与设计

3.2.3 实验材料

3.2.4 实验程序

3.2.5 数据处理

3.3 结果

3.4 讨论

4 实验2a 外显判断中的亲属偏见(正性道德判断)

4.1 前言

4.2 方法

4.2.1 被试

4.2.2 实验假设与设计

4.2.3 实验材料

4.2.4 实验程序

4.2.5 脑电记录

4.3 结果

4.4 讨论

5 实验2b 外显判断中的亲属偏见(负性道德判断)

5.1 前言

5.2 方法

5.2.1 被试

5.2.2 实验假设与设计

5.2.3 实验材料

5.2.4 实验程序

5.2.5 脑电记录

5.3 结果

5.4 讨论

6 实验3 亲属偏见在道德两难情境中的体现

6.1 前言

6.2 方法

6.2.1 被试

6.2.2 实验假设与设计

6.2.3 实验材料

6.2.4 实验程序

6.2.5 脑电记录

6.3 结果

6.4 讨论

7 实验4 观点采择对亲属偏见的干预

7.1 前言

7.2 方法

7.2.1 被试

7.2.2 实验假设与设计

7.2.3 实验材料

7.2.4 实验程序

7.2.5 脑电记录

7.3 结果

7.4 讨论

8 总讨论

8.1 道德判断中的亲属偏见在不同认知加工阶段中的表现

8.2 观点采择对道德判断中亲属偏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的影响

8.3 亲属偏见与进化机制

8.3 研究不足及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声明

展开▼

摘要

在人类的交往和认知活动中,不可避免地受到亲疏程度的影响,其中,亲属关系是亲疏程度的集中体现。日常经验和已往研究提示我们,远近亲疏不同的亲属对个体的认知活动、生存适应的影响不同,对于进化繁衍、基因传递作用亦不一样。
  本研究主要考察个体在道德评判时,对亲疏不同的亲属是否在外显判断和内隐态度上存在亲属偏见,亲属偏见在具体道德情境中又是如何体现的,亲属偏见是否可以通过认知干预进行操纵或变化等方面的加工特点和神经机制进行探讨。研究包括1个行为学实验和4个ERP实验。得出如下结论:个体在道德判断中存在亲属偏见,与亲密程度低的其他亲属、熟人或陌生人相比,个体对亲密程度高的直系亲属加工更敏感、更精细。该影响不光表现在早期认知加工阶段,如注意指向和觉察阶段(P2),对于晚期高级认知加工阶段(LPC)同样存在亲属偏见。个体的亲属偏见具有稳定性,但通过对观点采择的干预可以影响对陌生人的偏见。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研究一采用GNAT内隐研究范式,考察个体在内隐层面对直系亲属和近亲的态度偏见。结果表明个体在道德判断上存在亲属偏见,相比叔伯而言,个体更倾向于将亲密程度更高的父母与积极道德属性相联系,存在对不同亲属的差序偏见。在实验的回忆环节中还证实了记忆加工阶段存在亲属偏见,相比叔伯而言,个体倾向于将积极道德属性词与父母相联系,表现出对父母的正面偏见。
  研究二采用是/否判断范式,考察个体在外显层面对直系亲属、近亲和远亲的道德判断偏见及其时间特征。结果表明,由于负性信息对个体的生存适应性意义更为重要,存在亲属偏见。即:相比近亲(叔父)、远亲(堂叔父)而言,人脑对亲密程度高的直系亲属(父亲)作负性道德判断时,诱发了更大的P2和LPC,对直系亲属更敏感,加工更精细,消耗的认知资源也更多。而对不同亲属的正性道德判断不敏感。
  研究三进一步考察亲属偏见效应在道德两难情境中的具体体现。探讨亲属偏见在道德两难情境中的加工特征及神经机制。结果表明,在道德两难情境中,同样体现了亲属偏见。即:直系亲属刺激比近亲和远亲得到更优的加工,个体表现出对直系亲属更为敏感和关注,而对血缘关系相对较弱的近亲和远亲的敏感程度和分配的认知资源显著降低。
  研究四探讨了亲属偏见是否可以干预或改变。研究通过观点采择的指导语操纵个体与陌生人的角色关系,考察观点采择对亲属偏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认知干预前的陌生人相比,人脑对认知干预后的“自己”加工更敏感,说明亲密程度低的“外圈层”对象易受认知干预的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