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十二五”期间我国高职体育院校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6h】

“十二五”期间我国高职体育院校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 前言

1.1 选题的依据

1.2 选题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高等职业教育相关研究

1.3.2 高职人才培养相关研究

1.3.3 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相关研究

1.4 个人见解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2.2 数理统计法

2.3 逻辑分析法

2.4 专家调查法

3 高职体育院校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概述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十二五”规划

3.1.2 高职院校

3.1.3 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

3.1.4 人才培养方案

3.2 高职体育院校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开设现况

4 高职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分析

4.1 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需求分析

4.2 高职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与就业情况分析

5 “十二五”时期我国高职体育院校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分析

5.1 我国高职体育院校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现状分析

5.2 我国高职体育院校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现状分析

5.3 我国高职体育院校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5.3.1 学时学分设置分析

5.3.2 课程的设置分析

5.3.3 职业技能实践设置的分析

6 我国高职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构想

6.1 我国高职体育院校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家问卷分析

6.2 我国高职体育院校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

6.3 我国高职体育院校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构想的基本思路

6.3.1 高职体育院校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构想思路的导向

6.3.2 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构想的具体策略

7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1

附件2

声明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一线岗位地位的突出,职业教育的话题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话题之一,这使得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成为国家和社会的关切点,也为我国职业教育提供了历史性机遇的发展环境。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力争解决我国一线岗位人才紧缺的局面,高职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是职业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其发展情况的好坏同样会影响到相关产业的发展质量,体育产业是未来的朝阳产业,需要大量的一线高素质高技能的职业化人才来予以保障其快速发展,因此,以当下为起点,对高职院校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进行系统研究,探究其与体育产业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变化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初步构建一种实质性的课程范式,为各校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时提供一个具体的参照物,为我国体育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为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优化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调查法等研究方法,研究发现:
  (1)当前社会对高职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特征是技能过硬的、一线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职业化人才。
  (2)目前我国高职体育院校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格局是技能型人才为主,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为辅,且应用型人才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体现我国高职体育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的多样化,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前社会对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的多元化需求,也反映了我国各高职体育院校在体育服务与管理人才的培养上有一定的思考并主动地进行人才培养的调整。
  (3)我国现行的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总体符合当代教育发展趋势的规律,仅部分学校在学时、学分和必修课、选修课的设置上出入偏大。多数学校是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课程设置,但是在与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上显示有些滞后。
  (4)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调整为:培养能熟练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体育相关企业服务、管理和经营能力,能在体育产业及相关部门从事服务、营销、管理、策划与经营等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应用型的职业化人才。
  (5)当下设置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课程时需要着重考虑到以下方面:课程设置要突出职业教育的特征,以职业化教育为基本导向;积极顺应当代教育发展趋势,调整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适当减少必修课比例,增加选修课比例,以满足和适应当代社会多元人才的发展需要;优化课程结构,科学设计课程结构,精选主干课程,强化实践类和应用性强的课程;紧紧与市场需求相衔接,设置动态的课程体系,以适应当代社会瞬息万变的发展变化;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全面培养,探析多维的实践形式,增加学生职业技能实践时间来保障学生实践能力得到切实的强化,建议实践时间安排不少于1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