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消费信贷对我国消费需求的拉动效应研究
【6h】

消费信贷对我国消费需求的拉动效应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2.3 文献简评

1.3 本文结构和研究方法

1.3.1 本文结构

1.3.2 研究方法

1.4 文章的创新点

2.消费信贷拉动消费需求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消费信贷

2.1.2 消费需求

2.1.3 流动性约束

2.2 消费信贷与消费需求的相关理论基础

2.2.1 绝对收入理论

2.2.2 相对收入假说

2.2.3 持久收入假说和生命周期假定

2.2.4 随机游走假说

2.2.5 预防性储蓄理论

3.消费信贷对消费需求的拉动效应理论分析

3.1 消费信贷通过乘数效应拉动当期消费需求

3.2 消费信贷通过改变消费者的预算线拉动当期消费需求

3.3 消费信贷通过抑制大额刚性支出对当期消费的约束拉动消费需求

3.4 消费信贷通过融通消费资金拉动当期消费需求

3.5 消费信贷通过转变居民的消费观念拉动消费需求

3.6 本章小结

4.消费信贷对消费需求拉动效应的实证分析

4.1 模型的构建

4.2 消费信贷对消费需求的拉动效应的总体检验

4.2.1 数据的选取及处理

4.2.2 各序列的平稳性检验

4.2.3 模型的TSLS回归估计

4.2.4 模型的Granger因果检验

4.3 不同收入水平下消费信贷对消费需求的拉动效应分析

4.3.1 模型的建立与变量的选取

4.3.2 各序列的平稳性检验

4.3.3 模型的回归分析

4.4 消费信贷对消费需求拉动效应的作用途径分析

4.4.1 消费信贷作用途径分析

4.4.2 模型的构建与变量的选取

4.4.3 各序列的平稳性检验

4.4.4 模型的回归分析

4.5 本章小结

5.我国发展消费信贷的政策建议

5.1 大力发展经济,提高居民的预期收入水平

5.2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调节居民收入差距

5.3 调整消费信贷结构,引导消费信贷多元化发展

5.4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减少居民的预防性储蓄

5.5 转变居民消费观念,倡导适度发展消费信贷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近年来,国际经济形势的低迷对我国出口贸易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这种现状表明了外部需求具有不稳定性。2013年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提出,要坚持我国扩大内需的长期经济发展战略方针不动摇,并充分发挥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消费信贷作为能够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有效手段,成为国家重要的经济战略措施。消费信贷在我国是以1999年央行发布《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指导意见》为起点,近年来在政府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积极出台鼓励消费信贷政策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下得以快速发展。
  本文以现代消费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经济发展与消费信贷的特殊性,以理论分析为基础、实证分析为重点,对我国消费信贷对消费需求的拉动效应进行全面分析检验。具体来说,从理论上进行分析,消费信贷可以从五个方面对居民消费需求产生拉动效应。其中包括借助于投资乘数与货币创造乘数的共同作用、改变居民的预算线、抑制大额刚性支出对居民当期消费的约束、融通消费资金、转变居民的消费观念。实证分析作为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主要对三个问题进行实证检验。首先从总体上检验消费信贷对消费需求的拉动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同时对于收入以及消费信贷存在着“过渡性敏感”,消费信贷的发展会对消费需求产生一定的拉动效应;然后,结合我国收入差距过大的特殊国情,本文研究不同收入水平下,消费信贷对于消费需求拉动效应的差异性,检验结果表明:消费信贷主要对高收入群体的消费需求产生较强的拉动效应,而对于中等及偏上收入群体的消费需求会产生较为微弱的影响,本文认为这是由于“挤出效应”的存在而导致;最后,本文分析检验消费信贷对消费需求产生拉动效应的作用途径,检验结果表明:消费信贷主要通过增加居民当期收入、缓解其面临的流动性约束,拉动居民的住房以及耐用品的消费水平,而未对非耐用品消费产生显著影响。
  最后,本文基于前文的研究结论,对我国发展消费信贷提出政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