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人际信任、风险倾向对大学生风险决策的影响
【6h】

人际信任、风险倾向对大学生风险决策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关于人际信任的研究概况

2.1.1 人际信任的定义

2.1.2 本研究的操作性定义

2.1.3 人际信任的测量

2.1.4 人际信任的分类

2.1.5 中国人的人际信任状况概况

2.2 关于风险的研究概况

2.2.1 风险的定义

2.2.2 风险决策理论

2.2.3 风险倾向

2.2.4 风险感知

2.3 信任和风险决策

2.4 信任、风险倾向和风险决策

2.5 研究现状与不足

2.6 研究的可行性

2.7 问题提出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假设

3.3 研究对象

3.4 研究工具

3.4.1 风险倾向问卷

3.4.2 人际信任量表(ITS)

3.4.3 实验材料

3.5 研究程序

3.5.1 筛选被试

3.5.2 正式实验

3.6 数据处理与统计

3.7 实验结果与分析

3.7.1 风险倾向与人际信任水平的相关

3.7.2 三因素对风险决策结果的影响

3.7.3 不同情景下不同的人际信任水平对决策的影响

3.7.4 不同情景下不同的风险倾向水平对决策的影响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声明

展开▼

摘要

人际信任是人类社会正常运作的基石,是社会成员对其他成员行为的期望。在多重形态社会压力的作用下,人际信任让社会生活变得可以预测,从而使人们得以建立合作关系,在相互抵触的个体利益与群众利益之间寻找相对平衡。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导致的信任危机的情况也层出不穷。信任通常与风险紧密相连,风险产生的外部条件是信任对其的一种纯粹的内心估价,是人们在不确定环境中交往所做出的有限理性的风险决策。而中国人人际信任是根据差序原则建立的。信任对风险决策的影响是怎样的?差序原则对最终决策是否有影响?决策活动是人类的基本活动,它渗透于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是决策的结果。而决策理论中的期望效用理论则是为理性的决策者提供了一套基本假设或是说可以通过数字方式来讨论个体对效用的偏好,倾向问题,从而来追求效用最大化。那风险倾向对于风险决策会有怎样的影响呢?不同风险倾向人的人际信任水平又会怎样呢?
  本文以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问卷法和实验法作为研究方法,采用2*2*2的混合设计考察了人际信任水平(高或低)、风险倾向(高或低)和在不同情景(熟人情景或陌生人情景)对大学生风险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1)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跟其风险倾向之间是存在相关,人际信任水平高的个体通常风险倾向也高,而人际信任水平低的个体风险倾向也低;(2)在风险情景中,高风险倾向的个体会比低风险倾向的个体付出更多,人际信任水平高的个体也比人际信任水平低的个体表现的更为合作;(3)在面对熟悉人情景时,不论是人际信任水平高的个体还是人际信任水平低的个体都表现的更为合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