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当代中国意象水彩画创作语言的拓展
【6h】

当代中国意象水彩画创作语言的拓展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意象与意象水彩

1.1 意象的概念

1.1.1 中西方文化传统中的“意象”

1.1.2 具象、意象、抽象

1.2 意象水彩及其创作语言

1.2.1 意象水彩的内涵与特征

1.2.2 意象水彩的创作语言及特点

第二章 意象水彩画的创作语言拓展

2.1 意象水彩画创作语言拓展的意义

2.2 意象水彩画的创作语言拓展的途径

2.2.1 对传统绘画语言与写意精神的充分借鉴

2.2.2 对本体绘画语言与表现技法的有力发掘

2.2.3 对当代视觉艺术和设计意识的深度融合

2.2.4 对水彩材料媒介和技法语言的积极创新

第三章 中国意象水彩画发展历程中的创作语言演进

3.1 意象水彩的意识萌芽期

3.2 意象水彩的逐步形成期

3.3 意象水彩的曲折发展期

3.4 意象水彩的全面发展期

3.5 意象水彩的成熟繁荣期

第四章 国展获奖的意象性水彩画作品创作语言的拓展

4.1 当代中国意象水彩画在国家级展览中的格局

4.1.1 第五至第十届全国水彩·粉画展中意象水彩的格局

4.1.2 第九至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中意象水彩的格局

4.2 从国展获奖的意象水彩中看作者如何拓展创作语言

4.2.1 第五至第十届全国水彩·粉画展中的获奖意象水彩解读

4.2.2 第九至十二届全国美展中的意象型获奖作品解读

结语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作品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具象”、“意象”、“抽象”是绘画艺术的三种重要的表现方式。与其他绘画艺术一样,“意象”表现一直是水彩画创作中一种常见的表达方式。“西方水彩画”作为一个外来画种传入中国,本来携带的是西方绘画的艺术基因。但是每一个中国画家都绕不开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学精神对我们的交互影响,“形外象内”、“不似之似”、“以形写神”的文人精神早已植根在我们的文化血液当中。在千百年来传统美学思维的潜移默化下,意象性表达的语言方式对于中国水彩画家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近感,当我们在进行水彩画创作时,这些意象绘画观会不自觉的在脑海生发、汇于笔端、见于纸上。在水彩画传入中国的百余年的本土化实践中,“意象水彩”或“写意水彩”也一直是一辈又一辈水彩画家们挥之不去的民族情结。林风眠、程及、王肇民等大师将中国绘画审美精神融入到水彩画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创作出了具有东方气象的水彩作品,产生了世界级的影响,丰富了水彩画面貌。
  经过百余年来中国画家的探索、融合和改造、创新,中国当代水彩画已经呈现出丰富多元且具有中国化、民族化的艺术特色,诞生出许多佳作为世人所熟知。刚刚闭幕的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预示着当代中国水彩画的创作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分析新世纪以来的历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和历届全国水彩粉画展上的水彩作品,梳理这一画种在中国的发展新历程,不难发现在诸多优秀作品中“意象水彩”始终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意象语言的运用一直被许多画家所偏好,而且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当代中国水彩画自觉向当代性转变,意象水彩画的创作语言也得到了很大的拓展和丰富。“意象水彩”停留在人们印象中的“逸笔草草”、类似于中国写意画的单一印象早已不复存在。在一些当代意象水彩画家笔下,创作语言更是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提炼和综合运用。本文以“当代中国意象水彩画创作语言的拓展”为题,分四部分阐述这一命题,第一章节,对“意象”与“意象水彩”的概念与特征进行梳理;第二章节,分析意象水彩画中创作语言拓展的意义与途径;第三章节,对中国意象水彩画的发展历程和创作语言如何演进做了一番整理,尝试着分析了意象水彩画演变过程中涌现的部分名家名作;第四章节,通过对近年来全国美术大展中的获大奖的意象型水彩画代表作品进行深入赏析,在这些优秀作品中去探寻意象水彩创作语言拓展的无限可能性,用于指导自己的水彩创作实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