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长株潭城市群产城融合研究
【6h】

长株潭城市群产城融合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已有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研究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研究的相关概念

2.1.1 城市群

2.1.2 开发区

2.1.3 产城互动

2.1.4 产城融合与产城分离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2.2.2 城市空间结构理论

2.2.3 紧凑城市理论

2.2.4 精明增长理论

2.3 国内外产城融合典型案例分析与启示

2.3.1 典型案例分析

2.3.2 启示

第三章 长株潭城市群产城融合的测度

3.1 研究对象范围界定

3.2 长株潭城市群概况

3.2.1 自然地理区位

3.2.1 社会经济状况

3.2.3 开发区发展情况

3.3 建立产城融合测度的指标体系

3.3.1 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

3.3.2 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说明

3.4 产城融合测度方法的选取

3.4.1 产城融合测度的思路

3.4.2 测度方法的基本原理

3.4.3 产城融合测度的基本步骤

3.5 数据来源与处理过程

3.5.1 数据来源

3.5.2 主成分分析

3.5.3 权重确定

3.5.3 测度结果

3.6 结果分析

3.6.1 总体评价

3.6.2 重点分析

3.6.2 等级划分

第四章 长株潭城市群产城融合的影响因素及动力机制

4.1 长株潭城市群产城融合的影响因素

4.1.1 规划因素

4.1.2 产业因素

4.1.3 设施因素

4.1.4 规模因素

4.1.5 文化因素

4.1.6 环境因素

4.2 长株潭城市群产城融合的动力机制

4.2.1 外部动力

4.2.2 内部动力

第五章 长株潭城市群产城融合对策

5.1 整体对策

5.1.1 功能复合策略

5.1.2 空间融合策略

5.1.3 产业发展策略

5.1.4 设施配套策略

5.1.5 交通组织策略

5.1.6 环境优化策略

5.2 典型空间单元产城融合对策

5.2.1 老城区产城融合对策

5.2.2 新城区产城融合对策

5.2.3 开发区产城融合对策

第六章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与不足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在我国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中,正确处理好产业和城市间关系至关重要。产城融合就是以城市发展为产业集聚和升级创造要素和市场环境,以产业发展为城市更新和配套完善提供经济支撑,从而实现产城人协同共进、相互依托、良性互动发展。产城融合强调以人为本,有利于推动土地城镇化向人口城镇化转变。对长株潭城市群进行产城融合研究,有利于促进长株潭城市群产业与城市协调发展,提高长株潭城市群城镇化质量和综合竞争力。
  本文以产业结构演进理论、紧凑城市理论、精明增长理论等为指导,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基于社会经济数据、城乡规划数据、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借助SPSS19.0数理统计软件和ArcGIS9.3空间分析软件,运用资料文献法、数理分析法、归纳总结法和实证研究法对长株潭城市群进行产城融合研究,具体研究结论表明:(1)产城融合测度。长沙属于中度融合型城市,株洲、湘潭属于低度融合型城市;长株潭城市群地区的产城融合水平差异明显;产城融合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一定的正相关性;产城融合水平呈现出规模特征;公共服务设施因子作用突出。(2)影响因素和动力机制。影响产城融合的因素主要有规划因素、产业因素、设施因素、规模因素、文化影响等;产城融合的动力机制包括外部动力和内部动力两方面,外部动力主要有国际竞争的压力、新型城镇化的推力、宏观政策的策动力,内部动力主要有产业升级的推力、城市功能提升的推力、城市空间演变的自组织力。(3)产城融合对策。从整体上提出了功能复合、空间融合、产业聚合、设施配套、交通统筹、环境优化六方面对策;同时,针对老城区、新城区、开发区三个典型空间单元的主要特点,提出了相应的产城融合对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